21. 中医食疗(中)(1 / 3)

食宠 余白良华 2410 字 3天前

何湘:“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先讲望就是观察。分为神、色、形、舌。神指的是人的神态,色指的是面色,形指的是形体,舌指的是舌头。”

何湘将暮雨和何宇之间进行举例,有助于帮助邓叶快速弄懂。

例如暮雨的神态,语言清晰,充满活力,神志清楚。

暮雨的面色有丝煞白,眼神漂浮不定,有着黑眼圈,此为熬夜所致。

暮雨的形体瘦弱,稳重,而且还不虚弱无力,此为气血虚。

暮雨的舌苔白腻,此为寒湿。

例如何宇的神态,意识清楚,精神状态不错。

何宇的面色红润,气色足,此为健康。

何宇的形体偏瘦,行走有劲,举止间带着一丝气概,需要多补血。

何宇的舌苔偏红,为热证。

何湘:“二者之间有何区别?”

邓叶答:“两人不同之处是暮雨气血虚、易寒,而何宇气过于旺盛、血虚。两人需要多吃点红枣类食物。”

何湘:“其次便是闻,分为听和嗅,听指的是听患者是否有咳嗽等声音,嗅指的是反应病情所嗅到患者的体味等。”’

例如暮雨语气偏慢,声音较低微。

暮雨的汗液偏甜。

例如何宇语气不紧不慢,声音偏高,洪亮。

何宇的汗液偏酸。

何湘:“二者有何不同症状?”

邓叶答:“暮雨是虚证、不易劳累,何宇是实证、较健康。”

何湘:“然后便是问,分为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二便、问睡眠,这可以反映出患者自身的感觉情况等。”

“我这就问,何老师。”邓叶努力憋住笑意,直视暮雨的眼睛,“雨宝,你身体热吗?流汗多吗?疼不疼啊?二便通畅吗?睡眠好吗?”

暮雨瞬间耳尖红到耳尖,她害羞地摆摆手,表示这事情不想回答。

邓叶立马猜到暮雨误会了,然后予以言辞的纠正道:“按问题回答就是!”

暮雨一阵咳嗽后,回答道:“最近有点冷,不怎么流汗,就是腰有点疼,其他还好。二便正常排放,睡眠有点浅。”

邓叶收到暮雨迫切恳求的小眼神,她回着抛了个应答的眼神。

接着邓叶盯着何宇,重复一遍刚才的话语:“小宇,你身体热吗?流汗多吗?”

何宇受不了这话题,率先笑出声:“打住,师姐!我有女朋友了!”

邓叶翻了个白眼,无奈的看向何湘。

何湘摊摊手,告诫道:“这是中医有时也会遇到的奇葩患者,答非所问。”

何宇有些不高兴了,辩解道:“你们俩离这么远,我怎么知道在盘问什么啊?”

何湘毫不客气的回怼道:“你小子,脑子这么精,怎么猜不到!”

何宇扮了个鬼脸道:“是是是,母亲大人你说的对!最近有点热,流汗频率不高,身体不疼不痛。二便正常,睡眠很好。”

邓叶总结道:“暮雨有寒证、肝火过旺。何宇有热证、阳虚。”

何湘;“最后就是切,分为切脉和按诊,切脉就是号脉,按诊是按部位来判断病情是否严重。”

邓叶分别诊断完暮雨和何宇的脉,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然后由于暮雨说她腰酸,这便需要按。

于是邓叶开始按诊,找到原因是暮雨背部第二根脊骨下方皮肤呈青紫色。

邓叶就把最后的诊疗结果,写到纸上。

‘患者:暮雨。病因:气虚,寒证,肝火过旺。食疗需如下:一周两碗参芪鹌鹑汤。’

‘患者:何宇。病因:阳虚,热证。食疗需如下:一周三碗枸杞炖羊肉,一周一碗银耳百合汤。’

何湘仔细看完后,纠正道;“应把食疗需如下改成食疗方,这才对。”

邓叶带着求知若渴的神情,像小鸡啄米般点点头。

何湘认真地教道:“中医食疗跟药膳有着不同,却相似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中医理论知识之上,也是为了预防疾病、使身体更健康,更能养生益寿。”

“而不同是中医食疗运用的是普通食疗互补烹饪而成,药膳运用的是药材与食疗互补烹饪而成。两者必要时可以放在一顿一起吃,或者都可以烹饪。”

邓叶似懂非懂,还是点点头。

何宇清澈而又懵懂,眨巴着眼睛,惹得邓叶想笑。

何宇这人高马大,却还是像个孩子似,单看很好骗的样子。

--

难得店面不营业,关门。

叶煜才好找机会喊邓叶出来逛逛。

邓叶就像个闷葫芦似得,整天研究这药材,研究那药材,身上全是中药味,连叶煜都无法幸免。

叶煜中午去俱乐部遭到队友调侃,原因竟是大家一直认为住一块,他肾虚!!!

这可把叶煜急坏了,邓叶整天熏入药味,像个药包似得。

邓叶接到叶煜电话那刻根本来不及时间反应,开口第一句就遭到叶煜吐槽。

“你,不会还在当药包吧,你师父天天闻肯定长寿不老吧!”

额,药包?

这是哪跟哪?怪她自己咯?

邓叶揉着酸涩的眼睛,此时此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