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
从沈里的角度来说,这感觉就像考数学大题只写了个得数,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
但从王夫人的视角来说,就是截然不同的光景了。
首先,沈里的福星命格并不是一个秘密,至少对于王夫人这样的世家女来说不是。
开源寺的玄真法师觉醒的血脉便是命理一说,虽然这个过于强大的力量让这位高僧险些五感尽失,但他解过的卦就没有不准的。而他曾亲自给年幼的沈里批命,说他是极旺身边人的福星命格。
至于怎么才能算是旺别人,玄真法师没有言说,但对于大启人来说,能让别人觉醒,便是更大不过的旺事了。
其次,沈老爷子曾后继无人、子孙难系,这也并不是一个秘密。
沈家本来家底就薄,是典型的功勋之家,自沈老爷子交了兵权从北疆退下来之后,就肉眼可见的衰败了。结果怎么着?寄养在他们家的孤女沈青起,突然就觉醒了血脉,前往了北疆从军,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又重新托举着沈家在权贵圈中重新崛起。
沈青起到底是怎么这么巧觉醒的,在一些人眼中便是一件很值得深究的事情。
而好巧不巧的,王夫人在与其他夫人娘子们的平日闲谈时,就从镇国侯夫人口中听说过这么一个怀疑——沈青起能觉醒武神血脉,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沈家的那个福星?
虽然在这个谣言甚嚣尘上之前,沈里就亲自出面否认了,他坚称一切都是他族姐的个人努力,与他无关,但别人信不信,那就是别人的事了。
至少王夫人在多年后的今天联想到这个澄清时,是不信的。
虽然血脉觉醒之人有男有女,但女子的比例其实一直不算特别高,在世家中还好,男女比例趋于一致,但越往下,女子便越觉醒艰难。这也就导致在王夫人这样的世家女眼中,觉得是普通人血脉斑杂的原因才导致不易觉醒,换言之,沈家旁支的沈青起,能够觉醒主家的血脉,是殊为不易的。
王夫人认为皇帝也肯定觉得此事蹊跷,不然陛下为什么要在孝贤太子去后,还坚持要让现太子闻时颂娶了沈里呢?
可不就是不想放过这个有可能助人觉醒的福星吗?
毕竟太子闻时颂自幼聪慧,手段了得,还是元后所出,却至今没能觉醒,这也是他地位始终无法稳固的根源之一。
“我并没有对韩郎君做过什么。”沈里实事求是的与王夫人展开了探讨。让人觉醒总要有个过程,总要做些什么吧?哪怕是西天取经路上的妖精想要求长生,那也是要实打实地吃了唐僧肉才行的呀。
他这闻个味就能让对方觉醒,会不会太不讲道理了?
况且,不说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哪怕他真的有,他为什么要帮和他关系不好的人觉醒呢?他又不是什么圣父。
但王夫人还是坚持自己的理论,沈里可是福星欸,什么是福星?就像庙里的菩萨,满天的神佛,只要在他身边多沾沾福气,喜事自然会来,沈里当然不用做什么。甚至如果他做了什么,那就不是福星,而是能点化凡人的高人了。
沈里无言以对,这逻辑还挺自洽的哈。
最重要的是:“乐儿也是这么觉得的——”
对于一个把老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母亲来说,那自然是儿子说什么信什么。
沈里:你还是先看看你儿子是不是落水的时候撞到头了吧,我虽然没有证据,但合理怀疑他脑震荡了,不然怎么能说出这话?
“——他说在落水之前,在你周身看到了一圈好像光晕的东西,在层层荡开,瑞气氤氲,然后突然有什么闪了一下,实在是太晃眼了,他才一个不小心没站稳,从船上掉了下去。”王夫人一口气把她知道的都说了。
沈里的内心却是一阵剧烈的翻腾,只能借着喝茶的动作来遮掩一二,韩乐风说的这个时间点很微妙啊,他当时很可能刚刚穿来。
韩乐风其实已经醒来有几天了,只是韩仆射不太相信夫人和小儿子的推断,才一直没有声张。但不管到底要不要感谢沈里的“出力”,韩家都先确立了不再深究落水一事的章程,毕竟韩乐风自己都说了,确实是他失足落水,不是有人故意推他。
这也是老皇帝没有追究沈里和韩乐风之争的原因之一,民不举官不究,他也没那么闲得非要自找麻烦。
今日王夫人也是先去探望了生病的太后,才临时起意又来了东宫拜会。
王夫人还是觉得应该感谢一下的,哪怕太子妃什么不要。
沈里十分坚决的表示,如果王夫人实在是想做些什么,那就等韩乐风彻底好了,带他来东宫一叙,化解一下两人此前的矛盾。
沈里主要是想多试探一下韩乐风那一日都看到了什么。
王夫人也正有此意,冤家宜解不宜结,她是很希望儿子能和福星多交交朋友的,当下就笑着答应了下来,只觉得这沈家的郎君实在是个好孩子,之前外面的风言风语真是过分。
只有听闻了这个消息的韩乐风躺在病床上想着,沈里果然还是惯会蒙骗长辈,我娘只是去见了他一次,张嘴闭嘴就变成了让我不要不懂事,真是卑鄙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