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这事得靠他们拿主意(1 / 2)

他早看傻柱不顺眼了,觉得这家伙整天惹是生非,这下好了,终于被处罚了。

他暗自得意地想:“哈哈!没想到这许大茂还挺够意思,竟然帮我背了这么大一口锅!”

秦淮茹则是一脸埋怨地看着手中的针线活,嘴里嘀咕着:“这傻柱也真是的,怎么又打架了?现在好了,被扣半个月工资和补贴,下个月我还怎么指望他接济我?不行,该拿的我还是得拿,管他那么多干嘛!”

与此同时,聋老太太从屋内慢悠悠地拄着拐杖走了出来,准备享受一下午后的阳光。

恰好看到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拿着一沓文件表格从柱子奶奶的家走了出来。

她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街道办的人来柱子奶奶家做什么?莫非是有什么事?”

聋老太这位年逾古稀却眼神锐利的老人,正坐在自家门前的小板凳上,手中把玩着一串已经磨得发亮的佛珠。

她的心思,却全然不在那串佛珠上。

就在刚才,她得知了一个让她心头一紧的消息——柱子奶奶,那个平日里与她井水不犯河水的老邻居,竟然要被街道办的人推荐成为五保户了。

“这怎么可能?”聋老太心里犯起了嘀咕,“这院子里,怎么能容得下两个五保户呢?那岂不是要乱套了?”

她深知,五保户的身份在这四合院里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种生活的保障。

一旦柱子奶奶也戴上了这顶帽子,聋老太自己那高高在上的地位,恐怕要摇摇欲坠了。

想到这里,聋老太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她决定要找两个人商量对策——壹大爷易中海和傻柱。

壹大爷是院子里德高望重的一大爷,而傻柱则是她的孙子辈里最能干的,这事得靠他们拿主意。

傍晚时分,壹大爷易中海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刚跨进自家门槛,就见聋老太拄着拐杖,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外。

他忙迎上前去,笑道:“哎哟,老太太,今儿个您怎么来得这么早?是不是肚子饿了,想尝尝我做的晚饭?”

聋老太却摆了摆手,压低声音说:“别扯那些没用的,快背我回屋,有急事商量。”

壹大爷一愣,随即二话不说,背起聋老太就往她屋里走。

进了屋,关上门,聋老太这才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你说这事邪门不邪门?我们举报柱子奶奶的事,明明该起作用才对,怎么街道办的人还找上门来了?”

壹大爷听完,也是一脸困惑,“是,按理说,我们这条街上符合五保户条件的老人多了去了,街道办没必要非得盯着有污点的柱子奶奶不放。”

说到这里,壹大爷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拍大腿:“我明白了,这事肯定和陆远那小子脱不了干系!我记得那天王主任来我们院子,就是去找的他,肯定是他帮柱子奶奶申请的。没想到这小子还挺能耐,连王主任都能搭上话,真是小看了他。”

“什么?居然是陆远这小子在背后搞的鬼!”聋老太太一听,火冒三丈,脸上的皱纹都仿佛因愤怒而加深了。

“我本来想着,小娥跟许大茂离婚后,能跟傻柱成一对,多般配!可偏偏被这陆远给搅和了。

现在他又想来动我的五保户奶酪,门都没有!我们得赶紧想办法,绝不能让他得逞!”

聋老太太心里那个急,这五保户的身份对她来说,简直是命根子。

有了它,她才能在这四合院里吃得香、睡得稳,地位也是杠杠的。

更关键的是她那宝贝孙子傻柱,虽然心地善良,但总是爱闯祸。

有了五保户的身份,聋老太太在傻柱遇到麻烦时才能出面说话,保他周全。

要是没了这身份,谁还会把她放在眼里?

“你看看柱子奶奶,年纪跟我差不多,还得带个孩子,结果呢?在四合院里跟透明人一样,没人理睬。我不想落到那个下场。”聋老太太越说越激动,眼里闪过一丝狠厉,“不行,我们得再想办法,要么再举报柱子奶奶一次,要么设个局,把陆远那小子给整出去,最好能让他吃点苦头,长长记性!”

壹大爷易中海一听聋老太太这话,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他对聋老太太尊敬有加,简直当亲妈一样对待。

见聋老太太如此着急上火,易中海赶紧安抚道:“老太太,您别急,我这就去街道办找个朋友问问清楚,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对,你去问问。”聋老太太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还有,你顺道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把我们之前写的那封举报信给弄回来。街道办那边估计也不会太在意那封信,说不定有机会拿回来呢。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找个靠得住的人,别到时候反咬我们一口!”

“老太太,您这脑瓜子真灵光!我们要是能把那封举报信给‘处理’了,就算将来东窗事发,没了这铁证如山,我们也能来个死不认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聋老太太闻言,浑浊的双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这事得赶紧办,拖不得!”

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