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和韩当,近日来可谓是连战连胜。
三军的士气和战意,因为连番胜利,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先前他们镇守在青州,并未远征雒阳、幽州等地,这些大战程普和韩当都没有机会参与。
因而在功勋建树这方面,他们两个人一直都渴望能够寻找一个机会一展身手,确立他们在河北诸将之中的地位。
这一次,曹操生病临阵换将,让周瑜这竖子前来主持大军,程,韩二人身先士卒,率领青州兵与周瑜手下的将领们交锋,可谓是屡战屡胜,出尽了风头。
下一步他们就是打算彻底将周瑜驱逐出下邳国……甚至全灭曹操之军,生擒周瑜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就在两人兴致勃勃的建立大功劳之时,刘备直接把他们两个人叫来,并当面告知他们,己方要转战孙坚!
程普和韩当虽然都已经是人过中年了,但秉性依然是刚烈火爆。
这份功利之心相比于旁人也自然是不遑多让。
眼瞅着到手的功劳就要被让给了旁人,两个人心中很是愤懑。
不过,毕竟是刘俭亲自下达的军令,两个人心中即使是不爽,也不能当面反驳。
故而,程普和韩当两人只是一左一右的坐在刘备两侧,低着头,眯着眼,愤懑的神色溢于言表。
刘备来回瞅着手下这两名得力干将,很是理解他们此刻的无奈心情。
其实,刘备本人何尝又不是有所不甘?
好端端的大功劳就摆在眼前了。
此战一过,他刘玄德,程普,韩当,包括高顺等几个人都会声名远播。
人活一世,特别是对于征战于阵前的将领而言,他们眼中最看重的是什么?
自然是功劳和武名。
官爵的高低对武人而言,并不能代表一切,他们需要足够支撑他们的功劳来稳固他们在军中的地位。
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谁也不可能做到不慕功名,不求名声。
特别是,放在眼前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却突然之间被别人拿走了……换成谁谁心里都会不舒服的。
刘俭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刘备相信刘俭一定是知道的!
但他之所以依旧向自己下了这样的军令,就一定是有他的理由。
即使刘俭现在没有向刘备解释这个理由,那也是说明刘俭觉得时机不到,不能向刘备解释。
身为兄弟,刘备愿意去体谅他的这个弟弟的难处。
刘俭是上位者,身为上位者,自然每件事都会有全盘的考量,不可能针对片面的局势去侧倾,为了全盘的大局,有的时候牺牲部分人的利益,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身为刘俭最嫡系、最亲近的人,刘备有义务去理解刘俭的心情,他也要站在刘俭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全盘大局。
他还要想办法替刘俭弥补上因为大局观,而遗漏疏忽的那些细节疏漏。
比如说,程普和韩当的情绪。
刘备来回看着眼前的两个人,突然仰头哈哈大笑。
“德谋!义公!你们这是怎么了?”
“难道因为这区区的小事?你们就心有不快,埋怨主公了吗?”
“你们的豪杰之气,何在?”
程普连忙向刘备拱手道:“玄德公这话实在是让末将无地自容!末将久随主公!当年若非主公将末将从幽州提拔至雒阳,焉有末将今日的荣光?是主公改变了末将的命运!普这一辈子就是把命献给主公也在所不辞!岂能有埋怨之情?”
韩当也是急忙解释:“末将当年在塞外之时,不过是一名戴罪陪吏,自保尚且艰难,何谈建功立业?若无主公将我从行伍之间提拔而出,当焉有今日?当与德谋一般,此生只敬佩主公一人,也愿意将性命献给主公!莫说是我自己的性命,就是将全家性命给主公,当也心甘情愿。”
刘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德谋和义公既然对主公有此忠心,那此刻又为何迟疑呢?”
程普苦笑着说道:“只是我们心中有所不解呀!”
“我等可以按照主公的吩咐去做,但是这好端端的功劳就要让给旁人……那曹豹和袁术是何等人?在某看来,不过都是心胸狭隘的卑劣之徒,击破曹军的功劳和人情全都交给他们,我们先前的奋战,还有那些在阵前阵亡的将士的性命,岂非化为乌有?”
韩当也是长叹口气。
“主公若是让我们转兵去战孙坚,其实我们倒也无碍,只是到底为何……?”
“啪——!”
话还没等说完,就见刘备猛然重重的一拍桌,然后愤而起身。
“嘴中虽说不怨主公,但尔等此时此刻的表现又与埋怨主公何异?”
“正是见善必通,不私其利,庆善而不有其名!称身居位,不为苟进!称事授禄,不为苟得!体贵侧贱不逆其伦,君贤不肖,不乱其序!”
“主公这次的吩咐,我不能说主公是不是有所欠妥,但主公一定是有他的考量!”
“我们身为属下,就应该遵从主公的全盘思量的命令,不仅仅是遵从,还有理解!”
“眼下,我们不能局限于一战一城的得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