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华夏科学院的邀请(2 / 3)

果,但“怎么用”基本没说法,价值需要后置开发。

而负责实际应用的团队,往往又缺乏足够的科研能力,做东西擅长,突破自己就没说法了。

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太一样的技能树,理论研究的天天想着怎么应用那也很难研究出什么成果。

对国家来说,一个能用自己强大理论科研能力点科技树的人,价值是最大的。

而这种人,极度稀有。

能在理论研究上搞出点一二三四的,无一例外都是天才。

天才往往追求的是一些很高层次的东西,他们探寻自己心中的疑问,叩问宇宙中的未知,所追求的自我实现层级高得惊人。

已经可以称为求道者。

曾经,有一批满怀赤子之心的伟大学者,在特殊时期的条件下将个人的道转变为国家的道,用一个个研究成果武装华夏,成为了华夏儿女必须铭记的名字。

但也有一些声音发出疑问:

如果当初是太平盛世,以他们的才华,是否能取得更惊人的科研成果?

甚至直接带领全人类更进一步。

毕竟彼时他们个人的道,也是全人类的道。

由此可见,一个能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成绩的天才,同时拥有把知识应用起来的能力与意愿,是何等可贵。

李颜就是,而且他才16岁。

这些东西他确实没怎么想过,所以才会在汪紫告知有三位上京来的“客人”时面露疑惑。

“华夏科学院?”“是的,都是百科上能找到的人。”

“你用百科检验啊。”李颜哭笑不得。

“实在是有点奇怪……他们在会议室等您,您看?”

“我过去吧。”

汪紫推开会议室门,三个白衬衫引入眼帘。

一个中年大背头,一个有点秃顶的小老头,一个气质端庄的卷发女性。

三人见李颜进来,都露出了笑容。

这气场,一下整得跟未来科技是他们主场似的,李颜反倒像是来面试的了……

“李颜你好,突然到访,还容我们自我介绍一下,”那个大背头站起身,声音爽朗,“最靠左边的是华夏科学院的副秘书长杨晓萍女士,中间是华夏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王定元教授,我是华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周敬民。”

哦豁?

听起来挺大阵仗的样子?

“王院士,杨秘书长,周主任,你们好。”

汪紫拉开椅子,李颜坐在主位,然后示意她先离场。

气场还是要拿回来的,怎么说这也是老子主场。

经过一番寒暄跟简单交涉,李颜搞明白了这三人的来意。

竟然是因为追墙博弈的论文。

“就因为追墙博弈最优解?”

李颜发誓他真不是想装逼,这话发自真心。

周敬民哈哈大笑,兴奋地扶了一下眼镜,“意思是,你还有更厉害的成果?”

“那倒没有。”李颜摆摆手。

王定元教授说话前总是需要先匝巴两下嘴,“小李颜意思,应该是这个成果还不够让我们兴师动众。”

“王教授对华夏数学研究史如数家珍,自然知道我这个成果的含金量。”李颜笑道。

“也别妄自菲薄,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开展得比我们早比我们全面,被你先一步解出来,还直接提出了应用的办法,很了不起。”王院士点头。

“刚刚我听杨秘书长的说法,您几位,是希望我去华科院……交流学习?”

“对。”杨晓萍声音很好听,就是太官方了,惜字如金。

送上门的好事。

这学习资源可太离谱了。

里边可全是院士还有院士预备役,去交流学习岂不是跟各个研究领域的大拿谈笑风生?

当然没什么好不答应的。

但追墙博弈最优解这种级别的成果,真值得这三人特地跑一趟吗?

就算真值得,跑一趟就为了过来提个邀请?

杨晓萍跟周敬民就算了,本来也算个管理人员,当个政治任务执行一下也没啥。

何必带上年事已高的王老爷子?

李颜眯了一下眼,王定元都把李颜的疑惑点出来了,他们还是没有正面回应,思来想去,也只能是一个原因了:

“试金石?”

周敬民还是爽朗大笑,“谈不上,谈不上。你这种天才,我们应该给好平台。只是效果如何,还是得看你自己。”

这不就变相委婉地肯定了试金石的意思?

不过李颜并不恼。

他现在数值很高,但还没到不把华科院当回事的地步。

相反,他正在冲击80%进度甚至寻求突破的时候,超出他当前层级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但他已经是能短时间解开追墙博弈最优解问题的人了,就算是华大都提供不了这个条件。

华科院这一趟,送得刚刚好啊。

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不答应的道理。

“不过王院士今天来,也是有些东西想跟你现场交流交流的。”

猜到了。

“我们没有多余的意思……”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