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实录之中就有记载,至洪武十三年规定,每一百军户里就有十名火铳手。
配备火器率达到了百分之十。
到了天启年间,记录了一百八十多种火器。傲然全球。
看到如此精神状态的李念,朱元璋不由得感叹。“你们后世的国家很强大啊”
“是我们的国家,都是汉人,不过是朝代更迭罢了”李念潇洒一笑。
他话题一转,“我还以为洪武大帝会问一些大明之后的问题呢”
“哼,没憋好屁”朱元璋冷哼一声,“你会告诉我吗?那我问你,大明国祚几何?”
“呵呵”
李念将手枪别回到腰间,向后靠到北墙的桌边。
他双拄在桌子上,一脸惬意的看着老朱家的一家三口。“当年,青田先生不是告诉陛下大明国祚了吗”
青田先生刘伯温,
一听李念提到刘伯温,朱标和马皇后的脸上都闪过愧疚之色。
当年刘伯温多次提出告老还乡,是马皇后做出许多承诺,最终才让刘伯温留了下来。
只是没想到最后落得个病逝的下场。
到此,马皇后的承诺也没能兑现。
朱元璋也是眼眸低垂回想着,当年他确实问过刘伯温大明的国祚几何。
然刘伯温的回答是,六百半。
“难道大明真的有六百五十年?”
只不过没等李念说话,他就猛然抬头看向对方,记得李念说过他来自六百多年后。
时间上差不多。
不兑!
十分有九分不对。
“李念你告诉咱,大明坚持六百年了吗?”
朱元璋经历过元末,知道凡是王朝末年必是灾祸横生,饿殍遍地。
想必明末也是一样的。
然而再回首看李念的状态,哪有一点萧败的影子,浑身都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李念身体坐直,似笑非笑的看着老朱,“这些都是陛下你自己说的,我可什么都没说”
他记得刘伯温死前曾留下了一本书,名叫《百战奇谋》。只不过朱元璋没有找到,只收到了胡惟庸献上来的《郁离子》。
这也是从刘府找到的。
“国祚几何都是天定。至于大明的后世之君,自有后人去评判。陛下不用庸人自扰”
他从在桌子上下来,重新回到朱元璋的面前。
“给你透露个消息吧,《郁离子》就是《百战奇谋》。这一本历代大明皇帝都在找寻的奇书啊。哈哈哈”
李念伸出手在朱元璋面前晃了晃,“这个消息,一百贯没问题吧”
朱元璋压下心思,大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好,咱就给你一百贯,二虎!”
......
没多时,玉儿和小翠就端着做好的菜走了过来。
独孤他们也是一前一后的回来。
独孤星夜也学李念的样子在揉着头发。
一个李念,一个独孤星夜,这俩人的发型在大明算是异类。
其实如果仔细看薛无泪的头发的话也有异常,颜色稍微有些发紫,是那种深紫色。
如今朱家三口的身份挑明,那两名侍女就不能再没规矩的上桌吃饭了。
不过好在白云轩给他们在院子的石桌上额外准备了一份。
饭桌上,众人也只是简单闲聊。
李念没有把和马皇后谈过的内容复述给朱元璋,人家最后会知道的。
之后,
马皇后便和薛无泪聊了一下。她今日准备回宫一趟,明早再赶回来。
不会耽搁治疗的。
老薛什么也没说,只是伸手示意马皇后随意。
饭后小坐了一会儿以后,朱家三人便告别准备离开。
即便太子朱标有一肚子问题,见自家老爹要走也都憋在了心里。
就在李念送老朱家的人到门口的时候,后院传来了一道不知名虫子的鸣叫。
声音极大。
一瞬间,独孤星夜、白云轩和李念三人全都唰唰的回头看向薛无泪。
老薛嘴角微动,告罪一声转身去了院子。
“蛊虫到第二阶段了”匆匆归来的老薛只撂下这么一句话。
但却是让李念瞬间沉默。
看热闹没有离开的朱元璋见状,嘴角不自觉的勾起。
“李念啊,又缺钱了?”
这哪是缺钱的事啊,是老薛那个破虫子该吃人血肉了。李念腹诽道。
他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暂时不缺什么大钱,恭送各位”
李念不张嘴,老朱他们便也不再说什么。
“李念......那我就先回去了,明天上午再过来”
马皇后最后告别一声,便上了马车离开。留下了玉儿和小翠二人。
带着也没必要,明日还要跟着再来。毛骧是马夫。
直到马车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李念才带头回屋。
他瞥了一眼玉儿和小翠说道,“没什么事你们就上楼吧”
围在身边也是麻烦,
“好的”
尽管天还没黑,但时候也不早了。
李念搓着手走向院子,四人极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