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回阳市的,女孩居多一点,普通本科和三本的多一点,重点本科以及211、985大学的,除了回来考公的,大部分都留在了金陵、锡市、姑苏、魔都、杭城.”
姜远山若有所思。
“也就是说,每一年,咱们市里最优秀的那一拨年轻人,都去了别的城市定居。”
罗阳耸了耸肩膀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些985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哪怕想回家就业,在老家都找不到月薪几万的工作,让他们怎么回来?”
“你的意思是”
姜远山试着理解道:“通过高新产业在老家的投资,吸引一批高技术人才来阳市定居,甚至吸引一批想回老家却因为找不到高薪工作的本地年轻优秀人才?”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罗阳再次递了一根烟给姜远山,凑火点燃后继续道:“爸,别说中西部地区了,就算是咱们阳市,这几年因为城市化进程,好多乡镇都已经空心化了,很多村里连年轻人都不怎么看得到。”
“还别说,真有这个现象。”
姜远山颇有感触的道:“我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乡里都有电影院,一到逢年过节的,门口挤满了年轻人,热闹的很,现在回乡下老家看看,电影院都没有了,年轻人更是少见”
“都住到城里来了呗,要不是就是大一点的镇里。”
罗阳笑着道:“即便是在乡镇的大企业里上班,下班后也是开车回城里住,丈母娘经济决定了年轻人要来城镇里买商品房,爸,你看着吧,接下来几年里,咱们市区的商品房开发会吓人的很,包括房价,翻跟头往上涨!”
“丈母娘经济?”
听到这个名词,姜远山哈哈笑了起来。
“你妈可没做要求啊。”
老姜笑眯眯的说:“当初我记得有一次在家里吃晚饭,你妈还提起过,建议你们婚后和我们住在一起。”
额.
这应该是在大二以前吧?
那时候罗阳家里经济状况一般,至少在老姜眼里很一般,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开过玩笑,姜远山又好奇的多问了一句:“你这是打算在老家搞地产开发?”
“嗯,有这个打算。”
罗阳也不隐瞒自家老丈人:“这一波地产行情之后,必然迎来低谷期,届时我会趁地价便宜的时候吃下几块地,在正常建设周期后,迎来地产狂欢的最后一波,这钱给外来公司赚也是赚,给我自己赚也是赚,为什么不参与分一杯羹呢?”
姜远山砸了砸嘴,好半晌之后才道:“利润空间很大?”
“咱们市区现在平均房价还不到3000一平米,我预计五六年之后能超过20000一平米,您说里面利润大不大?”
罗阳冲老姜眨了眨眼睛:“爸,要不要带你一起赚点?”、
好家伙,按照这个涨法,一年涨两三千一平米?
姜远山感到深深的怀疑。
但是女婿一副淡定的表情,又让他觉得有那么一丝可能,毕竟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强,曾经大二期间兼职,就让魔都地产公司给出百万年薪,这方面等于半个权威了。
“你不会是没钱,所以拉着我一起吧?”
老姜也不是这么好忽悠的,笑眯眯的看着罗阳道:“按照你的说法,低谷期也就在两三年后到来,届时咱们正好要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你的大部分闲置资金都要进去,哪还有大量的资金来搞房地产开发?”
“爸,你这是小瞧我了不是?”
罗阳一点都不慌。
他也笑眯眯的道:“谁搞开发还用自己的钱啊,用杠杆啊,启动资金也就几个亿,拿到土地就往银行做抵押,把大部分钱套出来继续使用真金白银的砸自己的几十、上百亿下去的房企有,但那些都是千亿级别的大企业了。”
“你就不怕资金链断裂?”
“我身后这么大产业,又是您的女婿,在阳市,谁会怀疑我资金链断裂啊?”
罗阳笑的更欢了:“房地产只是我的业余产业而已,缺个几亿资金,只要我张嘴,哪家银行不得赶着上门送钱给我?”
姜远山乐的仰头笑起来,顺带靠到了太师椅的椅背上。
“之前说你不搞互联网、金融、电子产品可惜了,现在想想,你最擅长的还是房地产,是吧?”
“生不逢时啊.”
罗阳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叹气道:“要是早上十几、二十年,我肯定做房地产,搞一家万亿级别的房企出来,顺带养出一批现金奶牛,这几年里也不用创业,拿着大笔资金投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产业”
“哈哈哈”
姜远山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他边笑边抽着烟道:“可是你想过一件事没有?”
“嗯?”
罗阳不解的看着老丈人。
“我现在就羡慕你的年轻!”
姜远山瞬间化作文艺青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诶,爸,你这是在怀念和祭奠自己的青春?”
姜帆连门都没敲就走了进来,正好听到自家老爸的感慨:“没有打扰你们俩怀念自己的白月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