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刘承满意点了点头:“记住,只有不断的制造和改进,才能获得最优秀的枪械工匠和火药配方。”
“是,属下明白。”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十月中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刘承在濠州、淮安、高邮、扬州等地的军屯农庄也全部完成了粮食收获和统计。
虽然今年天气并不算太好,但是各个军屯农庄依旧是迎来了大丰收。
李善长、高升等人纷纷拿着各地军屯农庄的上报清单,来向刘承贺丰收之喜。
“恭喜大帅,贺喜大帅。”李善长说道:“这些农庄里出产的粮食之多,乃古今未有!现在账面上的粮食数目,足够我们两万军队吃半年了,甚至连明年军粮都有了。”
“是啊,大帅,这些粮食足够我们的兵马所需,甚至省一点的话,还可以用来扩大兵员。”高升兴奋道。
两万军队的伙食可是非常惊人的,至少需要向三十万农民征税才能养活。
所以,李善长和高升早就盼望着农庄丰收,让他们的征收税赋压力小一些。
如今,这些军屯农庄的收获,足够他们解决一切问题了。
“这一次丰收,幸亏全都种了土豆、玉米和红薯这些新品种粮食,否则绝对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刘承笑着说道。
土豆和玉米这些新品种粮食,在后世非常普遍,随便找一个地方都能找到种植,但是古代老百姓却从来没有种植过,因为老百姓知道,在古代亩产量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根本不适合种植不熟悉的新农作物,否则一旦收成不好,那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刘承只能先让军屯农庄种植这些玉米、土豆和红薯等新农作物。
今年军屯农庄大丰收,下一步让百姓们种植,便会变得非常简单了。
这些土豆和玉米,都被刘承分散投放到各地农田种植,就是为了让各地百姓都看到实实在在的产量。
如此一来,百姓们见识到了高产成果,明年一定会抢着来求种子秧苗种植。
只要各地种上了这些抗灾高产粮食,明年的收成,必然会令刘承欣慰无比。
“哈哈,这样就轻松多了,以后再也不用愁军饷的事情。”李善长笑着说道:“大帅英明,这一次我们濠州必定能雄踞东南。”
高升附和道:“没错,大帅英明,只要不缺粮食,一年之内,我们濠州军必然可以扩军至五万人。”
“嗯!”刘承微微一笑:“不过现在还不急。”
“那……”李善长有些迟疑的看着刘承,说道:“大帅,我们是不是应该准备攻击江南了?”
李善长的意思,刘承自然明白,他们是想趁着现在苏州乱局还没有平稳下来,趁机攻占江南,将这些江南的大城市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急!”刘承摇摇头:“现在的苏州城虽然还在乱,但是毕竟规模还不算大,还能再等一下。”
“我们暂时不要贸然进攻,先静观其变。”
“另外,你们派人去通知郭天赐等人,命令他们加紧训练骑兵,争取在三个月之内形成战斗力,不然我从芝麻李那里买来的这么多马匹,可就要浪费了。”刘承沉声说道。
为了得到濠州制造的火枪火炮,芝麻李拿出了许多优良军马作为交换。
“大帅,自古以来骑兵都是冲锋陷阵,大帅却让郭天赐的骑兵使用火枪,而不是刀剑长矛,真的可行吗?”李善长有些担忧的问道。
“火枪骑兵训练难度小,杀伤力却是不小,用好了可以威慑敌人步兵,也可以对付骑兵,效果非常好 。”刘承说道 。
“大帅,还有一件事,我们的探子禀报,孛罗帖木儿为了镇压苏州光复军,准许江南士绅招揽壮丁,组建团练,想要让江南士绅一起协助镇压江南光复。”李善长突然说道。
“哦?”刘承眉头一皱:“江南士绅的团练已经有兵丁了?”
“大概七八万左右。”李善长说道:“这些人在各地分散,归属各家士绅,没有统一的首领。”
“七八万人。”刘承摸着自己的下巴。
江南士绅们开始招募组建团练,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苏州的商人动乱会波及他们士绅的利益。
“果然,商人与士绅已经开始有了对立倾向了。”刘承笑着想到。
“派人去通知毛瑟,让他在苏州再加一把劲儿,最好烧到那些世家大族头上!”刘承说道。
若是寻常情况,这些商人或许会被蒙元官府和江南士绅联手绞杀。
但是。
现在有了自己这个穿越者在,肯定不会让‘江南光复军’束手待毙。
刘承要激发他们的血性,增强他们的武力。
“遵命!”李善长点点头。
“好了,你们再做一下准备,我要去各地巡查一些军屯农庄,免得有人弄虚作假,江南苏州的事情,就先交给你们处理。”刘承笑着说道。
几天后,刘承开始视察军屯农庄,主要为了确定农庄每一季的收入。
一个普通规模的军屯农庄,粮仓里就有足足二十万斤粮食。
这还仅仅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