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京城来的?”陈烨楞了一下,接过了那个盒子打开来。陈烨瞬间无语。这……自己这官升的,也太……儿戏了吧?一没宣旨,二没仪仗。连诰书都是诚王转交给自己的。现在倒好。这通判官印,都是一个京城来的太监,随手丢给了县衙的一个衙役!有这么封官的吗!太不拿人当回事了吧?!不过陈烨却不知道,这是八贤王提的建议,是出于女帝对陈烨的保护。她不想让陈烨出太多风头,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陈烨现在的力量还太微弱。所以不宜太过扎眼。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是什么啊大人?”张龙看着陈烨手中的官印问道。陈烨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我说你家大人我升了,你信么?”“升了?”张龙诧异的看向了街道的方向,问道:“仪仗队呢?宣旨的人呢?”陈烨翻了个白眼。果然。连张龙都不信。“没事了。”陈烨撇了撇嘴,说道:“你只需要知道,你家大人现在,不是县令了,是三县之通判就可以了。”“行了,忙你的吧。”说罢,陈烨便揣起官印,走进了县衙之中。张龙还楞在原地,满眼迷茫。自家大人,就这么升了?太草率了点吧?还是三县通判?哪三县啊?……又三日后。京城,宣和殿。“宣,八贤王上殿!”小翠高声喊道。由于当朝皇帝是女子的缘故,所以殿内基本上是没有太监的,清一色的侍女服侍。而太监这个行当,基本上都不被允许进内庭,只做一些跑腿的工作。比如,被女帝派到永宁县去送官印……八贤王快步入殿,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宫妙菡的面前。“臣,叩见陛下!”“皇叔快请起。”宫妙菡立刻说道,随后起身走下龙椅,来到了八贤王的面前。八贤王起身后,看向宫妙菡问道:“陛下急召,不知是有何事?”宫妙菡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八贤王说道:“皇叔,的确是有要紧之事。”“不过,在此之前,朕还有另一事相商。”“臣恭听圣谕。”八贤王恭敬的弓身道。“日前,朕已将陈烨所上之策,传讯四海。”宫妙菡沉声道:“各路藩王纷纷上书表示赞同,而朝中众臣,也再无异议。”“这科举新政,应该是可以推行了。”“臣恭贺陛下!”八贤王恭敬道。而宫妙菡却无奈的看了一眼八贤王,说道:“皇叔,你能不能别老这么客气啊……”八贤王呵呵一笑,说道:“毕竟这是在大殿议事,总要有个体统。”“算了算了,随你吧。”宫妙菡无奈的说道:“朕的担忧,是陈烨所说,夺魁的才子们,皆以皇室子女婚配,可……我毕竟还没有子嗣,即便是现在便生子,也太过年幼。”“先皇的子嗣,你也知道……”八贤王的面色微微一沉。先皇的几个皇子,在女帝登基之前,均已被格杀。此事,是他亲手所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所以,宫妙菡的担忧就是,这皇室,其实根本就无人可以与那些才子婚配。这样一来,那些夺魁的才子,便只能与各路藩王的子女进行婚配。这些才子,都流入了各路藩王手中。这不是宫妙菡想要看到的。毕竟各路藩王,不服宫妙菡的人,还大有人在。现在为了推行科举新政,却反而要亲手为他们壮大羽翼。这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了。八贤王也有些为难,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也没想出个实在的办法来。的确,先皇一脉,所有的皇子,都被他亲手铲除了个干干净净,一个没留。如今的宫妙菡,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非要从皇室之中选人的话,那就只剩下……陛下的姐妹们了……可他们如今虽然是受封公主之位,可毕竟是陛下的平辈。倘若要他们去与才子们结亲,那那些才子,岂不摇身一变,就成了和陛下平起平坐的了?“为今之计……”八贤王有些艰难的开口道:“想要那些才子不全部旁落到各路藩王的手中,怕是只能……让陛下的姐妹……”宫妙菡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朕思来想去,也只有如此了。”“但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陛下还有妙计?”八贤王惊愕的看向了宫妙菡问道。“不错。”宫妙菡突然贼兮兮的一笑,看着八贤王说道:“皇叔,可以去认一些义子义女啊……”“啊?!”八贤王被宫妙菡的话给吓了一跳,“不是,陛下……老臣都这个岁数了,你怎么还把主意打到我的身上来了啊?”“再说我与陛下,也并不算是一脉啊?”宫妙菡立刻说道:“虽不是一脉,但终归是一派,不是么?”八贤王哑口无言,看着宫妙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还有妙计?(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