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事了,刘备与袁绍曹操告别,带着傅干一行人朝着幽州涿郡行去。 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此话虽是霸王所说,可也算的上是千古名言。 游子在千里之外建功立业,身旁无从小长大之人,总有那种孤单寂寞之感,此时也正是刘备心中的真实写照。 幽州的一草一木让刘备触景生情,与傅干郭嘉絮絮叨叨,话前所未有的多。 到了涿郡,更是处处勾起刘备的情绪起伏。 这里是他独自摆摊处,那边是他与母亲一起叫卖草鞋的地方。 还有第一次与翼德相遇之时,与云长不打不相识。 回到楼桑村,从马上下来,来到他那间斑驳的房屋前,门口巨大的桑树仍亭亭玉立,上前轻轻抚摸几下。 身边围满一群少年嘴里问着客人是从何处来? “阿备,是你吗?” 一个老头在人的搀扶下快走过来,叫着刘备。 轻轻擦拭眼角的泪水,刘备转身见到来人,跪倒在地。 “叔父,备回来看你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德然,回去告诉你阿母,玄德回来了,让她做顿好吃的。” 刘德然喊来一个孩子:“桑儿,拜见你玄德伯父。回去告诉奶奶,做顿好的,有贵客上门。” 刘元起把刘备扶起来,打量一遍,笑道:“备儿又壮实不少,此次回来能多待一段时间吗?” “叔父倒是老不少,后天就走。”刘备扶着刘元起左边,“此次回来,是想问问叔父是否愿意跟随备到关中去?” “关中?”刘元起嘟囔一句,“老夫年老体衰,恐无力远行。小时候老夫便觉得玄德必是人中龙凤。果然,玄德如今已是二千石。算是远超你爷爷了。” “要不是叔父在备小时候资助,备安有今日。叔父不愿意远行,可否让德然随我到关中?不满叔父,陛下封我雍王,宜城亭侯的侯位允许备授予我族中子弟。备思来想去,唯有德然最为合适。” 刘德荣大吃一惊,自己这个耳朵大于常人的兄长真的是人中龙凤,对父亲眼光的独到异常佩服。 “雍王?玄德封王了?”刘元起亦是惊讶抬起头,身上的老态都没了。 “祖宗有灵,祖宗有灵,我涿郡刘氏再次兴旺了。德然,去通知族长,告诉他玄德封王的事,他知道怎么做。” “是,父亲。兄长,不,大王,你扶着我父亲,我去去就回。” 意外得来一个侯位,刘德然发自内心的兴奋。 “德然,你我兄弟,叫什么大王。快去!” 不一会,刘备称王的消息在楼桑村传开。刘元起的妻子也从家里跑出来,对着刘备恭恭敬敬行礼。 “婶母何必如此,快快请起。” “孩他妈,信不信老夫的眼光?”刘元起撸着胡子哈哈大笑,欣慰的望着刘备。 “嘿,老头子眼光毒辣,我一个妇道人家怎能与你相比。你家都是龙子龙孙,定然是大富大贵。大王小时候,俺就说过,大王是富贵像。是不是,老头子。” 见妻子对着自己眨眼,刘元起笑道:“大王,你婶母从来没有过坏心。” 刘备笑道:“婶母爱我之心,我岂能不知。只是我年少之时,太过调皮,惹得婶母不开心而已。” “那有那有,大王说笑,俺一直是喜欢大王的。” 婶母搓着手不停的解释。 “不用说了,玄德把宜城亭侯的爵位送给德然了。” “啊,德然是君侯了?这咋使得……,嘿嘿!”笑的嘴都歪了,不一会就滑到一群妇人中间,把她夫君当年的事迹不动声色宣传一遍,她儿子封侯的事说一遍,众人不停的夸赞她命好。 “子敬来了!”刘元起给刘备另一个叔父打招呼。 “备给叔父行礼。”刘子敬是刘备亲叔父。 “使不得使不得!” 刘子敬连忙让他的孩子把刘备扶起来。 刘备取笑道:“叔父,备说过的,当乘此羽葆盖车,可算灭族祸事?” “大王从小便是异于常人,是老夫肉眼凡胎,识不得真龙。” “哈哈哈哈,叔父还是如以前一样。叔父,愿意随我到关中吗?” “老了,恋旧,不去了。你走的时候,带走一些族兄弟与小辈,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 刘备此次回来一为思乡,二便是想要从宗族里带些宗族子弟。 “叔父不说,备也会的。” 与众人说一会话,刘备来到父母墓前,把自己封王的消息告诉父母,让他们在地下安心。 在村子里待两天后,刘备带上赵云傅干亲自去拜见公孙瓒。 “大王怎么有功夫来我府上?” 公孙瓒阴阳怪气,斜暼着眼瞧刘备。 “兄长说那里话,没有兄长提携,备岂能走到今天的地步。” “不用说这些客套话,你来此想要干什么?” “我听闻兄长接受豫州的幽州牧,都督河北诸军事的职位,想来劝说兄长不要这样做。” “你当大王,便不允许我更进一步?玄德,你什么时候也如袁绍那种士人一般,认为我便要必须听从他们的安排了?” 刘备急声道:“兄长,你错怪我了。我并非这个意思。你当幽州牧,都督河北诸军事,没有问题,可豫州的官职岂是那么好拿到?这是让你与伯安公和袁本初为敌啊!” “为敌又如何?”公孙瓒瞪着大眼,怒视刘备,“我辛辛苦苦击败乌桓鲜卑。刘伯安倒好,到幽州后把我的功绩抹除。对乌桓实行安抚的政策,他可知道我边疆之人的苦难,乌桓鲜卑为何愿意接受诏安,不就是打不过我,才无奈选择诏安么。可刘伯安倒好,处处对我掣肘,限制我的军粮,引诱我的将士。你要还当我是兄长,不要再劝我了。” 刘备被怼的没一丝脾气。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傅干只能暗
第279章 衣锦还乡(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