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贾南风玩弄权术,朱元璋教育朱棣(2 / 3)

强行忍住。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瞟了朱棣一眼。 “有屁快放。” 朱棣干笑一声。 “父皇啊,儿臣是在想,这楚王司马玮进京,好像……咳咳,和之前盘点视频之中儿臣那个靖难之役有点类似啊。”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你那个狗屁靖难之役,杀得中原和山东百里无人烟,死了大明数以十万计的军民!” “人家司马玮堂堂正正的就进了京师,一个人都没死,能和你一样?” 朱棣见朱元璋语气不对,赶忙飞速转移话题。 “儿臣的意思是,这晋朝也是在大明之前的朝代,父皇既然对晋朝的八王之乱心知肚明,为何还要选择在大明之中分封藩王呢?” 此言一出,在场大明群臣不由侧目。 事实上,这也是许多大明臣子的疑惑。 分封诸侯王,无论是西汉还是西晋,最后都是以出了大乱子告终。 朱元璋雄才伟略,对历代王朝的历史不可能不明白,怎么就也选择了分封藩王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 “能问出这个问题,也算是你小子动了脑筋。” “好了,诸位卿家都出去吧!” 等大殿之中只剩下朱元璋和朱棣两人,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 “朕问你,历朝历代的灭亡原因,你可都知道?” 朱棣忙道: “自然都在史书上看见过。”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 “若是不分封藩王,那你打算怎么做?” 朱棣道: “那就重用文官臣子,让他们帮助治理天下。” 朱元璋嗯了一声,道: “重用臣子,然后王莽篡位,这是西汉的灭亡原因。” 朱棣:“……” 朱元璋道:“那如果想要避免王莽篡位呢?” 朱棣又想了一下,试探性地开口: “那就给其他臣子更多权力,限制权臣?” 朱元璋又嗯了一声,道: “其他臣子们分享了权臣的权力,于是成为一个个小权臣。” “这些小权臣又带动了家族,成为一个个门阀世家。” “最终,王朝内部出了大问题,门阀世家趁势而起,争夺天下。” “此乃东汉的灭亡原因。” 朱棣:“……” 朱元璋又道: “好,朕继续问你。若是想要限制门阀世家,你又准备怎么办?” 朱棣脸色突然变得古怪,过了好一会才开口。 “重用皇族宗室?” 朱元璋笑了笑,指了指金幕。 “没错,这是晋朝司马氏的选择。门阀世家手里不但有人口有土地,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兵!” “所以司马炎将州郡县的兵力削减到了极致,又让皇族子弟领兵镇守各地,就是为了不让晋朝重演东汉的故事。” 朱棣忍不住开口道: “可是,那样的话藩王们有了兵权,就会作乱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对着朱棣道: “好,那我们应该怎么限制藩王作乱呢?” 朱棣不假思索地开口: “当然是重用文官臣子……” 朱棣突然闭上了嘴巴,表情变得极为怪异。 朱元璋笑得越发开心了,白须飘动。 “现在你明白了?兜兜转转,是不是又回到了原点?” 朱棣哑口无言。 朱元璋平静地看着朱棣。 “你要明白,华夏五千年至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完美的治国制度。” “重用文官,会有权臣。分散权力,会有门阀。重用宗室,会有藩王内乱。” “无论皇帝选择哪一种,都必然会有弊端。” “所以,开国皇帝们只能选择一条路。” 朱棣下意识地开口问道: “哪条路?” 朱元璋又一次指向半空中的金幕。 “那当然就是修补前朝弊病的那条路!” “好好看下去吧,看的时候再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朕会选择分封藩王!” 金幕之中,视频画面一转,已经是一处刑场。 杨骏被五花大绑押着,跪在刑场之上。 一名刽子手提着大刀,站在他的身后。 楚王司马玮头戴王冠,脸上带着几分激动的殷红,高声开口。 “罪人杨骏,扰乱朝纲,蛊惑陛下,当诛!” 说完,司马玮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令牌丢在地上。 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人头骨碌碌地掉在地上。 【杨骏虽手掌大权,但性格过于懦弱,明知楚王司马玮进京意图,却心怀侥幸。】 【司马玮包围了杨骏府邸之后,将杨骏擒获并杀死。】 【杨骏死后,贾南风立刻用司马衷的语气发布旨意,废黜了杨太后,将其囚禁在了金镛城之中。】 【杨骏死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成为了朝堂之中新的掌权者,和皇后贾南风并立。】 【贾南风原本以后杀掉杨骏之后就能大权独揽,对于这样的局面她自然是非常不满意的。】 画面一转,又是御书房之中。 皇帝司马衷双脚翘起,架在御案之上,后背靠着椅子,呼呼大睡。 贾南风坐在一旁,看着面前的楚王司马玮。 “楚王,之前本宫命汝南王和你一同进京勤王,诛杀奸臣杨骏。” “你是来了,但汝南王可没有来。如今他却能和你平起平坐,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想法?” 楚王司马玮闻言,脸色有些阴沉,哼了一声。 “汝南王当年就很得先帝信赖,在朝中名声又好,本王就算不满,又有什么办法?” 贾南风轻笑一声。 “你的荆州军,不是还有三千精锐在洛阳城中吗?那汝南王可没有这种兵力。” “难不成,荆州军都是吃干饭呢?” 楚王司马玮吃了一惊。 “皇后的意思是……” 贾南风面无表情地开口。 “汝南王那个家伙,仗着资历老,成天对本宫和陛下指手画脚,简直就是第二个杨骏!” 说着,贾南风拿出一份旨意,放在楚王司马玮的面前。 “这是陛下亲笔用印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