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明宦官干政,丞相制度复活?朱元璋气坏了(2 / 3)

等地,秦王殿下领关东、河北、江南等地。” “如此一来,岂非两全其美?” 李渊听完,下意识就想要踹裴寂一脚,怒道: “简直是胡说八道,朕的大唐怎么能分裂?” “再说了,分裂之后,建成那小子能打得过世民?” 裴寂双手一摊。 “陛下若是这么想的话,不如干脆传位给秦王好了。” 李渊闻言,再度默然。 李渊是真不想传位给李世民啊。 裴寂轻声开口。 “天下虽然是一分为二,但究竟多少资源给太子,多少资源给秦王,那还不是由陛下一言而决?” “只要太子殿下能胜过秦王,那就证明太子殿下也有成为千古大帝的潜力。” “若是太子殿下不能胜过秦王,至少陛下这边也已经做了该做的一切,陛下是无愧于心的。” “再说了,这一分为二的办法提出来,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秦王,矛头都只会指向对方,陛下依旧稳如泰山。” “等他们两个真打起来,也是陛下归天和历代先祖团聚之时,陛下又有何可担忧的呢。” 李渊仔细一想,竟越想越觉得裴寂的话颇有道理。 难道,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哦不,应该是最能甩锅的办法! 李渊将目光投向金幕,眼神游移。 表面上是在看视频,实际上,这位大唐开国皇帝已经神游天外。 金幕之中,一名宦官正在迈步前行。 一路上,许多宫人太监恭敬行礼。 “奴婢给王公公问安。” “见过王公公。” “义父好!” 这宦官神情倨傲,一路行来,对任何人都不假以辞色。 很快,他走入一处小院之中。 这处小院,有几座房屋,看似平平无奇,却是大明内阁的办公之处。 宦官径直走进了其中一座房屋之中。 里面坐着一个人,画面上清楚显示了此人名字【大明吏部尚书王直】。 王直看到宦官,嗖一下就站了起来,满脸堆笑。 “王振公公,今日怎么有空大驾光临?来来来,这边请上座。”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见状,顿时皱起眉头。 “这个叫王振的太监,竟然如此傲气?” 王振大刺刺地坐下,对着王直道: “王尚书,之前给你的那几个人选,怎么还没提拔起来?” 王直表情有点僵硬,道: “王公公,你说的那几个人选,本官也派人查过了。” “不是本官不给面子,实在是那几个家伙能力实在不足,做事不合格,同僚也是一片反对。” “若是将他们提拔成布政司使的话,反对的声浪很大啊。” 王振勃然大怒,拍了一下桌子,将王直吓了一大跳。 “简直是胡言乱语!咱家推举的人,那就是陛下看重的人。” “你要是怕六科给事中弹劾的话,那你就滚回老家去,别当这个吏部尚书了!” 王振一番破口大骂,让王直唯唯诺诺,赔笑不断。 “王振公公不要动怒,本官再和内阁其他同僚研究研究,一定在一个月内把他们都提拔起来,如何?” 王振这才转怒为喜,笑道: “王尚书,你果然是一个识相的。记住了,吏部尚书素有天官之称,这个位置不知道多少人觊觎,都是咱家在陛下面前给你挡住的。” “人嘛,要是不懂报恩,和畜生何异?” 王直脸颊抽搐,脸上依旧赔笑。 “是是是,王振公公说得对极。” 王振站了起来,斜了一眼王直。 “七天内咱家要看到吏部尚书王大人的任命,不然的话,就只能是张尚书或者李尚书来任命了。” 说完,王振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内阁。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忍无可忍,直接拍了龙椅。 “混账,谁来告诉朕,为何一个宦官,竟然能对吏部尚书如此指手画脚!” 大殿之中,群臣也是面面相觑。 朱元璋建立大明以来,对外戚、宦官干政是深恶痛绝的。 洪武一朝,宦官从来都只是皇家的奴仆。 就算是锦衣卫这种密探组织,也和宦官没有任何关系,是由朱元璋任命官员来领导。 怎么才过了几十年,宦官就厉害到能骑在吏部尚书的头上拉屎了? 朱棣非常有自觉,还没等朱元璋视线投过来就赶忙开口。 “父皇,儿臣昨天已经把朱高炽那臭小子打一顿了,等会回去再打一顿!” 朱元璋:“……” 朱棣嘿嘿一笑,父皇,这下你总不能踹我了吧? 朱元璋踹了朱棣一脚,朱棣猝不及防,差点摔了个狗吃屎。 朱棣:“???” 朱元璋怒道: “还不是你教出来的子孙,朕不踹你踹谁!” 朱棣:“……” 合着我怎么都要被踹呗? 朱棣忙道: “父皇,儿臣保证,绝对不可能让宦官干政的,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不管怎么样,先稳住父皇再说,少被踹两脚也好啊。 【大明的宦官干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究其根源,其实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上。】 朱元璋震惊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朕压根就没有启用过宦官!” 大明群臣看到这里,也是疑惑不已。 朱元璋不但将“宦官不可干政”写进《皇明祖训》,更进一步规定,任何太监都必须是文盲,都不允许读书习字。 在这种制度下,宦官干政和朱元璋能有什么关系? 朱棣一下子乐了。 父皇啊,你刚刚还说我呢。 你看吧,源头在你身上! 【洪武年间,由于丞相胡惟庸案的爆发,朱元璋废黜了华夏自秦始皇以来一直维持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丞相制度的初衷,是让丞相来为皇帝分担一定的政务。在丞相被废除后,所有的政务就全部都压在了皇帝的身上。】 【作为出名的政务狂人,朱元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