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正在城南集合!” 李怀仙一跃而起,哈哈大笑。 “他娘的,老子就知道这张巡夜袭上瘾了,今天又和老子玩这一出。” “令狐潮,老子给你一万兵马,你在城南守着他,一定要把他全歼!” 令狐潮精神抖擞,沉声道: “请大将军放心,张巡必死无疑!” 令狐潮率领一万燕军,秘密在营地之外唐军必经之路埋伏,等着张巡入瓮。 然而左等右等,依旧不见唐军到来,令狐潮心中不免狐疑。 “这张巡莫非已经知道我们在埋伏他了?”就在此时,北边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了冲天火光。 令狐潮脸色大变。 “不好,我们的运粮船!” 令狐潮匆匆忙忙,带着麾下军队一路狂奔,抵达城北河畔。 原本停泊于此的数百艘大船,此刻已经成了数百艘河面上的巨大火炬。 粮食被烧熟的味道,不断钻入令狐潮的鼻尖。 李怀仙策马立于河畔,看着这一幕,气得咬牙切齿。 “这该死的张巡,又把老子耍了一通!” “那混账东西根本就是声南击北,抢完粮食,就把剩下的运粮船都烧了!” 令狐潮哑口无言。 又过一日,还是那名官员,跑来向张巡诉苦。 “张大人,战事激烈,城中所有的合格木材都消耗完了,咱们没有箭矢了!” 张巡摸着鼻子沉吟片刻,笑道: “好办。” 令狐潮带领一支军队,静静埋伏在雍丘城外的夜色中。 李怀仙的命令还在令狐潮耳旁回荡着。 “奶奶的,张巡不是喜欢夜间出动吗?” “老子直接在城外四面都埋伏军队,晚上不管他从哪里出来,你们直接上去弄死他!” 突然,令狐潮视线一凝。 城墙之上,数百道身影,正垂下绳子,缓缓下城。 “来了!” 令狐潮大喜过望,立刻低声下令。 “弓箭手准备。” 数千名弓箭手,纷纷做好准备。 眼见唐军身影已经抵达城下,令狐潮再无迟疑,大喊道: “射箭!” 一时间,燕军箭矢如蝗,纷纷射向城下那批唐军。 唐军似乎猝不及防,传来不少惨叫声。 令狐潮越发大喜,果断下令。 “不停的给老子射,射到没有一个唐军为止!” 片刻后,附近的城门突然打开,又有唐军涌出。 于是令狐潮又命令燕军弓箭手将目标转向城门。 好一会之后,城门处出击的唐军似乎也不敌,便撤回城中。 这么一番战斗过后,天色也已经渐渐放亮。 令狐潮心中欢喜,暗想: “张巡啊张巡,你每一次都喜欢身先士卒,这一次你总该死在我箭下了吧?” 终于,太阳升起,令狐潮视野之中的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 在看清面前景象的那一刻,令狐潮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人呢?尸体呢?” 在城墙之下,竟然连一具唐军的尸体都没有! 令狐潮猛然转头,看向昨夜曾经打开的城门。 那里,同样也没有一具尸体! “这……”令狐潮目瞪口呆,在他身后的燕军士兵们也是大惑不解。 突然,有人叫道: “将军,快看那边!” 令狐潮将视线移过去,发现在城墙的某个不起眼角落,一个稻草人掉在那里。 稻草人的头顶还系着一段长长的绳索,身上插满了箭矢。 令狐潮哑然片刻,无比懊恼地一拍脑袋。 “这个混账张巡,竟然连草船借箭都要偷!” 画面一转,已经是城池之中。 张巡笑呵呵地从面前的稻草人身上,将一根根箭矢拔出来。 “李大人,如何?” 那姓李官员也是一脸震惊,片刻之后才拱手道: “大人智计百出,下官佩服!” 看到这里,大汉世界之中,刘邦不由放声大笑。 “好个张巡,明明只是一个小小县令,肚子里居然有这么多的计谋,把这些叛军耍得团团转!” 萧何和曹参也是一脸莞尔,脸上带着笑容。 “陛下也不必看轻县令,之前老臣和老曹不也是县衙小吏,一样能帮陛下治国。” 刘邦点了点头,深有同感地开口道: “其实朕当上皇帝之后越发觉得,只要能治理好一个县的人,治理一个国家也没什么问题。” “国家,无非就是大一点的县罢了。” 说着,刘邦又看着金幕之中的张巡感慨道: “这小子也就是过于忠心了,不然趁乱起兵的话,说不定也能和朕一样,开创一个王朝新时代呢。” 萧何闻言,不由摸了摸鼻子。 开创一个王朝新时代,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刘邦当年也不是主动开拓的。 当年刘邦带民众服役,一路逃亡过多,刘邦无奈之下只能逃回家乡附近山中落草为寇。 在听到陈胜吴广起兵的消息之后,刘邦心想不造反也是天天被官府通缉,干脆造反了事。 这才有了后来的首进关中,楚汉争霸,统一天下! 看了一眼笑意盈盈的刘邦,萧何目光一转,突然对着一旁的代王刘恒开口。 “老臣斗胆,请问代王殿下觉得张巡如何?” 面对萧何的发问,刘恒显然有些意外,慌忙站了起来,态度恭敬,先行礼再回答。 “不瞒萧丞相说,刘恒觉得,张巡坚守雍丘,固然是大唐忠臣。” “但若是一个皇帝,让下面的臣子陷入这种绝望境地,只能凭借情怀死战到底,这皇帝就是不及格的。” “是以,以刘恒拙见,任何一个皇帝,都应该避免让自己治下的王朝和橙子们,沦落到张巡这般情况
第175章 李渊的决定,萧何不急陈平急,李泌登场(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