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只能无奈道: “殿下若是不愿意共举大事,我等为了保命只能投降大唐朝廷,不能再侍奉您了。” 史朝义闻言,终于咬牙下定决心。 “罢了罢了,父皇向来就疼爱史朝清那个最小的崽子,对我从来都非打即骂。” “既然他都要杀我了,我还哪里顾得上父子君臣的规矩呢?” “今晚就动手吧!” 【史朝义作为史思明的长子,性情温和,平日里在叛军之中极得君心。】 【他非常轻易地说动了负责贴身护卫史思明的曹将军,骆悦等人在曹将军的配合下,当晚率领三百亲卫进入史思明驻跸的路桥驿,擒获史思明。】 【随后,史思明被押送到了柳泉驿,并在此地被诛杀。】 看到这里,贞观世界之中,大唐君臣目瞪口呆。 李世民不敢置信地开口。 “这叛军,也要重复?” 李绩的下巴都要掉在地上了。 “安禄山是被儿子杀死的,史思明居然也是被儿子杀死的?” 长孙无忌哭笑不得地开口。 “朝廷这边是皇帝没事就催着主帅出战,叛军这边是儿子没事就把老爹杀了,这还真是……” 李世民又是好笑又是无语地揉了揉太阳穴,发出一声感慨。 “这还真他娘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啊。” 但不管怎么说,伴随着史思明的死,大殿之中的气氛总算是又一次好起来了。 【史思明死后,叛军内部立刻爆发了内讧。】 【经历几个月的内讧后,史朝义总算掌控了大局,但此刻的叛军元气大伤,面对卷土重来的李光弼所率唐军,已然无法抵挡。】 【史朝义不得不率兵撤出洛阳,一路朝着北方撤退。】 【李光弼紧追不舍,一路上不停击败史朝义。】 【眼见大势已去,原本负责镇守范阳的叛军将领李怀仙等人先后投降朝廷。】 【最终,众叛亲离的史朝义在李怀仙逼迫下,于平洲温泉栅树林之中自尽。】 【至此,持续了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唐初和贞观两个不同的大唐世界线之中,出现了长久沉默。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终于结束了。” 大殿之中的群臣也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部安史之乱的盘点,一路看下来,那是究极揪心啊。 一想到自家孙辈和曾孙辈可能会遭遇这种战乱,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受得了。 八年,整整八年! 人生能有几个八年? 这种大规模的战乱之中,谁又能保证一定活得到这八年的最后? 裴寂感慨道: “这安史之乱,再三反复,造成的伤害,恐怕不亚于咱们经历的隋末了。” 金幕之中,也适时浮现出一行行字幕。 【八年的安史之乱,对大唐造成了深重的浩劫。】 【天宝时期的人口极盛期曾经超过5500万人,但八年战乱过后重新统计人口,只能统计到1690万人,只有天宝年间的三成。】 【大唐人口减少,疆域同样也随之严重缩水。】 【为了平叛,大唐将安西都护府、陇右节度使等地的精锐尽数抽调到中原,也给了死敌吐蕃绝佳机会。】 【原本在天宝年间,李隆基治下的大唐从东、西两面对吐蕃形成了夹击之势,让吐蕃国势极为危急。】 【在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将的指挥下,许多大唐高层都认为,少则两年多则五年,吐蕃必然会被大唐灭亡!】 【但安史之乱的爆发打断了这一切,吐蕃不但瞬间起死回生,更出兵攻占了陇右河西,切断了大唐和西域的联系。】 【吐蕃成为了安史之乱的最大受益者,这个原本即将在大唐攻势下崩溃的高原帝国狠狠地吸了一大波大唐的血,得以续命数十年。】 【不仅如此,在东北方向原本臣服大唐的诸多异族,如契丹、奚、靺鞨等也纷纷自立。大唐和辽东之间的联系又一次被切断,半岛上的藩属国新罗也不再对大唐唯命是从。】 看到这幅疆域图,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由动容。 无他,这两幅疆域图之间的差别,是真的太大了。 秦始皇忍不住道: “天宝极盛期这张图,真的能看出吐蕃已经左支右绌,随时都可能会被大唐进军腹地了。” “没想到啊,一场安史之乱,竟然能让局势逆转至此。” 扶苏也是不由感慨。 “河西之地被切断,加之大唐人口衰落至此,恐怕将来整个西域都要归吐蕃所有了。” “话说,大唐因为安史之乱丢掉的疆域,估计都能和咱们大秦相当了吧?” 秦始皇闻言,目光一皱,看了一眼扶苏。 “嗯?你刚刚说什么?” 扶苏心中一凛,求生本能瞬间激发到极致,忙道: “儿臣说,大秦既然已经征服了漠南,下一步也应该发兵河西,打通西域之路了!” “再怎么样,也不能比大唐差嘛!父皇您说呢?” 秦始皇哼了一声。 “算你小子识相!” “蒙恬,王离,尔等做好发兵河西走廊,征服西域的准备了吗?” 蒙恬王离闻言大喜过望,齐声开口。 “臣等早就准备好了!”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们看这个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它的疆域不就和朕的大宋一样嘛!” “哼哼,也不过如此。” 群臣听了,都有些汗颜。 陛下,人家大唐衰落到这种地步,都能和咱们大宋鼎盛期相当。 这还没算上大唐在西域那边的飞地呢。 您也是好意思比啊。 赵匡胤
第182章 李隆基盘点视频结束,李渊要给李建成和李世民做个了结(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