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第二次党锢之祸前奏,刘宏对傀儡身份非常不满!(1 / 4)

袁隗闻言,瞪了袁术一眼。  “大人说话,有你什么事?旁听便是,休得废话!”  袁术讪讪低头,但脸上明显还是不服。  袁逢沉吟道:  “隗弟,为何突然退出,就因为不看好窦武?”  袁隗缓缓点头,道:  “正是。我袁氏如今乃是士人领袖,即便窦武成功,他也依然还是要依靠袁氏合作。”  “若窦武失败,我袁氏加入其中,反受其害。”  袁逢点了点头,道:  “明白了,那就这么办吧。”  等袁逢离去之后,袁隗松了一口气,看向袁绍。  “本初,你这段时间便在洛阳城中多多结识一些士人朋友。”  “但也要切记,和之前的党人保持距离,以免被牵扯其中。”  袁绍低头道:  “谨遵叔父教诲。”  袁绍虽是袁隗庶子,但如今已经过继给了袁隗大哥袁成。  从法理而言,袁绍已然是袁隗的侄子。  等袁绍离开之后,袁隗又瞪了一眼袁术。  “你总是和本初吵什么?大家都是一家人,将来自当守望相助,关系搞那么僵作甚?”  袁术明显也是有些委屈,道:  “父亲,您是不知道,他总喜欢出风头,我看着他就烦!”  袁隗没好气地敲了一下袁术的脑袋。  “本初性情喜欢交友,你是第一天才知道?”  “你且好生在家低调行事,若是将来他出了什么事情,袁家不还是得你来挑大梁?”  袁术闻言顿时大喜。  “父亲是想要弄死他吗?”  袁隗无可奈何地翻了一个白眼。  “家族总要一明一暗,本初在明你在暗,自然可保袁氏无忧,懂了?”  “你将来好好和本初相处,不要再说这些混账话了!”  看到这里,汉武帝啧了一声。  “这个袁隗,倒是一个明白人。”  古往今来,多少聪明人就是因为不知道低调,被人反攻倒算,家破族灭。  刘据皱眉道:  “这些士人家族势力颇为庞大,竟然连朝廷之中掌权的大将军都如此臧否,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啊,父皇。”  汉武帝嗯了一声,淡淡道:  “看来刘秀重建的这个汉室,确实是承继了朕的风格。”  说着,汉武帝也若有所思。  汉武帝之前,朝廷的斗争,以外戚、藩王、勋贵之间的相互纠缠为主。  在汉武帝上台之后,利用“推恩令”彻底让七国之乱后本就苟延残喘的藩王退出了政治舞台。  随后,又大力打击勋贵,让汉初开国沛县集团后代们基本淡出。  紧接着,汉武帝建立中朝,架空了丞相。  最后,又提拔了董仲舒,利用“天人大一统”的理论将儒家士人抬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  如此种种,成功让所有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身上,奠定了前所未有的权威。  只是看到现在,汉武帝发现,士人集团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好摆布的。  从盘点视频来看,以袁氏为代表的士人家族,明显已经成为了朝堂之中一股强大的势力。  甚至有底气超脱于朝堂党争,笃定双方都要拉拢自己!  汉武帝皱眉,陷入沉吟。  西汉世界之中,刘邦哟了一声。  “这个袁氏,还真是好大的口气。谁赢了都要拉拢他,啧啧啧。”  萧何也是有些惊讶。  “袁氏头戴儒冠,看来是儒家士人。没想到儒家在后来的大汉竟然能成为主流?”  刘邦哼了一声,颇为不满。  “儒家那些老东西,整天就是满嘴喷粪,还想要教育朕怎么当皇帝?”  “笑死,这个世界上也就嬴政那老小子有资格教朕当皇帝,区区几个酸儒也配?”  “朕当初就该多撒几泡尿,让天下的酸儒们好好照照镜子才是!”  群臣闻言,表情都是颇为微妙。  能把大儒的儒冠拿来当尿壶的,咱们这位陛下估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邦骂骂咧咧。  “娘的,老子看这袁氏就不爽,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样子,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儒家就没一个好东西!”  萧何无奈,开口道:  “陛下,商山四皓之中也有儒者的。”  刘邦愣了一下,干咳一声。  “朕说的是酸儒,商山四皓德高望重,怎么可能是酸儒呢?”  “老萧啊,你这个人说话总是喜欢一杆子打死,这样不好,很不好。”  萧何耸了耸肩膀。  一杆子打死……  刚刚是谁说儒家没有一个好东西的?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若有所思。  “儒家的势力,竟然兴盛到了这种地步吗?”  秦始皇不由看了一眼扶苏。  扶苏的身边,其实也有许多儒家的博士,受儒家影响很重。  但大秦的根基是法家!  若以儒家取代法家,那就是在挖大秦的根。  这也是历史上秦始皇为何会将扶苏赶去边塞蒙恬麾下的缘故,他想让扶苏亲眼看看,什么才是大秦的根基。  好在,如今通过盘点视频,让扶苏重新纠正了认知。  扶苏想了想,正色道:  “不瞒父皇说,儿臣觉得,儒家迟早是要大兴于天下的。”  秦始皇不置可否,道:  “为何?”  扶苏道:  “孔夫子曾言,有教无类。故而儒家收徒,多多益善。”  “其余诸子百家,多喜敝帚自珍,多有代代单传、家传之相。”  “故而儒家门徒只会越来越多,直至成为天下主流。”  “届时,人才凋零的诸子百家,又拿什么来和儒家抗衡呢?”  听着扶苏的话,秦始皇面无表情。  但心中清楚,扶苏是对的。  儒家的有教无类,绝对是一个超级大杀器。  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