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袁氏准备走上前台,曹操无奈自保,董卓丁原进京!(4 / 6)

  袁隗微微一笑。  “前些日子,先帝不是召董卓回京出任少府令吗?这旨意如今可还没废除呢。”  “老夫让董卓带着三千精兵驻扎停留于关中,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只要董卓领三千西凉精锐进入京师,十常侍手中掌控的那些土鸡瓦犬,又怎么可能是西凉精英的对手?”  袁绍沉吟片刻,开口道:  “侄儿还是不看好董卓此人,总觉得他不好掌控。”  袁隗嗯了一声,露出赞许表情。  “确实,董卓虽然是我袁氏故吏,但若是仅仅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未免欠妥。”  “这样吧,武猛都尉丁原和东郡太守桥瑁,同样也是我袁氏门下故旧,你尽可都让何进将他们召入京师之中。”  “哦,对了。为了安何进之心,你还可建议他派人去全国各处征召忠义之士。”  “这件事情我们袁氏完全不插手,征召到多少兵马都归他何进指挥!”  袁术有些惊讶。  “什么,这不是凭空给何进培养势力?”  袁隗哈哈大笑起来。  “本初,你来解释。”  袁绍用看蠢材的表情看着袁术,淡淡道:  “咱们袁氏这边,董卓、丁原、桥瑁三路兵马,要么是多年平定异族的边军,要么就是击破过黄巾乱贼的精锐,全都是百战之师。”  “何进派人去招募的士兵,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可言。”  “只要杀了十常侍,一旦何进和咱们翻脸,就凭那点乌合之众,也配跟我们三路精锐对抗?”  袁术这才恍然。  “所以,杀了十常侍之后,下一个要杀的就是何进?”  袁隗、袁绍两人同时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袁隗摸着白色胡须,悠悠开口。  “这就得看到时候那个屠户之子究竟识趣还是不识趣了。”  袁绍哈哈大笑,志得意满。  “终究只不过是个泥腿子出身的屠户,又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跟我们这些士族高门玩权谋心计呢?”  【袁绍将计策献给何进之后,何进奉为圭臬,立刻就传出大将军命令,让董卓、丁原、桥瑁三人以拱卫京师防止地方叛乱之名,领兵入京。】  画面一转,曹操忧心忡忡地从大将军府之中走了出来,坐上马车,一路回归曹府。  书房之中,曹嵩已经在等待着。  “如何,这一次能除掉十常侍吗?”  由于身上“曹腾之子”的宦官痕迹过于浓厚,曹嵩这段时间已经被排除出权力中心,成了一个整天在家的边缘人。  曹操冷笑一声,旋即叹息不已。  “袁本初狼子野心,花言巧语,这一次大将军是真正着了道了。”  “偏偏我曹孟德人微言轻,即便说了实话也只能得罪袁氏,依旧于事无补。”  “唉,这大汉,怎么就如此命运多舛呢?”  曹嵩见状,不免有些疑惑。  “阿瞒,为父其实觉得,袁本初献给大将军这个计策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十常侍的势力在京师真的太强了,不靠外援感觉不行啊。”  曹操看着曹嵩,有些无言。  自家这个老爹,当年究竟是怎么会被阿祖看重收为养子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愚若智?  毕竟是亲爹,曹操开口耐心解释。  “父亲,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宦官以权宠,方使大汉局面崩坏至此。”  “倘欲治宦官之罪,当诛元恶,震慑群小,也便是了。”  “若行此举,一狱吏持令而行,便可为之。”  “又何须召天下外将,使朝争外泄,令边将插手朝堂呢?““此令既出,则天下皆知大将军欲杀十常侍,那十常侍掌控内廷数十年,又怎会没有一点应对手段?”  “政变杀人,讲的就是一个突如其来攻其不备,现在搞成这样,嘿嘿……”  “何进大将军,当为窦武第二也。”  曹嵩闻言,不由心慌意乱,赶忙站起来。  “既然何进要死,那老夫得赶紧进宫,去和十常侍联络联络感情才行。”  “可不能让曹氏位列第三次党人名单之上!”  曹操一伸手,将曹嵩给拦了下来。  “父亲,大将军或许不能成功,但十常侍倒行逆施,神憎鬼厌,亦是必败无疑。”  “我曹氏因阿祖之故,本就被士族视作阉宦后裔,此时若再和十常侍暗中来往,只能误了曹氏之名。”  曹嵩此刻已经是满脑子混乱,看着曹操连声道:  “阿瞒,那究竟该如何是好,你快和爹说说。”  曹操沉吟片刻,开口道:  “我会在接下来找机会和袁本初大吵一场。当今世人皆知袁本初乃是大将军心腹,我既和他闹翻,便能从大将军那边切割出来。”  “至于父亲您,也可找个机会,小小的和十常侍的党羽争执一番。”  “切记此事不可闹大,不能让十常侍对曹氏生厌,又必须让整个洛阳都知道我曹氏和十常侍翻脸了。”  “啊?”曹嵩听得傻眼,过了好一会才道,“这又不能闹大又要翻脸的,为父办不到啊。”  曹操嘿嘿一笑,对着曹嵩道:  “这还不简单?孩儿听说张让的侄子张平最近死了,他有个小老婆王氏长相妖冶,颇有名声。”  “您找个机会和那寡妇王氏勾搭一番,再将此事捅出去,最后等张氏找上门来,再赔礼道歉,拿出一些钱给张氏平息事态便是。”  曹嵩哦了一声,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勾搭寡妇?哈哈,阿瞒啊,不是为父吹牛,此事易如反掌!”  “了不起,老夫拼了这脸面不要,到时候让张氏中人扇老夫两巴掌便是。”  曹操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