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董卓进京,废立皇帝,天下大乱序幕开始,曹操吐露心声(1 / 8)

北邙山下,中常侍段珪带着刘辩等人,正在逃亡之中。  “常侍大人,我们要去哪里?”  听着属下们惊慌的询问,段珪表情阴冷。  “我等先离开洛阳,以陛下的名义号召天下勤王之师,进京平叛!”  “啊?”众人闻言都是一愣。  十常侍之凶名,著于天下。  地方上都是士族所掌控,哪里会有人来勤王?  但眼下既然段珪都这么说了,众人也只能继续跟随前行。  第二辆马车之中,陈留王刘协好奇地看着外面的景象。  “原来这就是洛阳郊外啊,好久都没有出来过了。”  刘协突然若有所觉,转头朝着洛阳的方向看去。  一支骑兵疾驰而至。  董卓看到了皇帝的车驾之后,心中不由大喜。  “陛下一定就在这里,快,上去把所有的阉党全杀了!”  李傕郭汜等人闻言,立刻策马冲上,对着车队之中的所有护卫大开杀戒。  一时间,惨叫声不断。  马车之中的少帝刘辩听到这些声音,吓得瑟瑟发抖。  很快,厮杀声迅速接近马车。  刘辩又听到了段珪的大吼声。  “陛下在此,尔等怎敢在陛下面前冒犯天……”  一声惨叫过后,段珪的声音戛然而止。  马车停了下来。  刘辩浑身颤抖,差点被吓晕了过去。  马车的车帘子猛然被掀开,两颗脑袋同时探了进来。  这两人脸上杀气腾腾,一股血腥味随之飘入刘辩的鼻间,让他脸色惨白,抖抖索索地开口。  “我,我乃大汉天子,尔等……”  两人眼睛一亮,齐声欢呼。  “找到陛下了!”  刘辩被这一声欢呼吓得,险些尿了裤裆。  两人将刘辩搀扶下了马车,刘辩一下车就看到段珪等人的尸体,更是吓得面无人色,连路都走不稳了。  董卓大步走上前来,朝着刘辩行礼。  “臣董卓护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刘辩惊疑不定地看着董卓。  “你、你是朕的臣子?”  董卓救得刘辩,心中喜悦,闻言不由放声大笑。  “臣正是大汉忠臣,董卓董仲颖!”  就在此时,第二辆马车之中的陈留王刘协,也被带了下来。  董卓看了一眼刘协。  刘协好奇地看着董卓,突然开口道:  “孤听说,凉州董卓乃是一员猛将,曾经辅佐皇甫嵩大将军平定过羌乱,莫非就是阁下?”  董卓眼睛微微一亮,赞道:  “这位想必就是陈留王殿下了,没想到殿下竟然也听说过臣的名字。”  至此,少帝刘辩终于确认,董卓并非中常侍之人。  这位十七岁的少年皇帝终于松了一口气,放声大哭起来。  看着刘辩大哭,众人也都愣住。  李傕对着郭汜嘀咕了一句。  “咱们这个大汉天子,怎么还是个爱哭鼻子的?”  郭汜颇为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  “小孩子不哭鼻子能干什么?行了,等会你可别和我抢这个营救陛下的首功啊。”  李傕大怒。  “你这是什么话?方才你我两人不是一同发现陛下的?”  郭汜瞪着眼睛。  “放屁,我先把脑袋伸进马车里的。”  “老子和你一起伸的!”  “老子脑门前凸,老子第一个!”  两人争吵不休,直到被董卓一人赏了一脚,这才安静下来。  董卓咳嗽一声,拍了拍刘辩的肩膀。  “陛下勿忧,臣既然已经来了,大汉的安定也就有了。”  “还请陛下速速随我回归京师。”  董卓一挥手,数千凉州精锐护卫在刘辩和刘协身边,带着两人回京。  看到这里,东汉世界之中,君臣都是一阵哑然。  刘秀有气无力地叹了一口气。  “刘宏好歹也是个有心计的,怎么就生出了刘辩这种儿子?”  宋弘表情也是颇为古怪,过了好一会才道:  “刘宏陛下十三岁便能亲政,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控。”  “这位刘辩陛下,确实是差点意思。”  耿弇哼了一声。  “老宋,你还留什么面子?”  “这刘辩陛下和刘宏陛下一比,那就是纯纯的虎父犬子!”  邓禹无奈。  “行了老耿,你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东西,再这么说,我可要向陛下弹劾你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了。”  耿弇翻了个白眼,完全没放在心上。  咱们陛下的脾气好着呢,你老邓放个屁就想把我吓到?  顿了顿,耿弇又道:  “董卓此人,绝非善类。这一次袁氏引他入京,看来是真正的败笔了。”  邓禹点了点头,忧虑道:  “这董卓,野心勃勃,朝廷却一再纵容,必定让他不停膨胀。”  “现在连皇帝陛下都落入董卓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啊。”  在场的臣子闻言,心中都是颇为忧虑。  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对待士族是真的极其优容了。  在场臣子,除去和刘秀一同起兵的家乡从龙之臣,其他都是士族。  刘秀本人又极其仁善,对待杀兄仇人尚且能遵守洛水之誓,对臣子更是无需多言。  云台开国二十八将,除战死、病死之外,全部都得以善终!  放眼华夏五千年,所有王朝,只有东汉能做到这一点。  东汉,就是士族的天堂。  就连大宋都比不了东汉。  大宋是科举立国,是士大夫和皇帝共治。  但东汉士族和大宋士大夫可不一样。  东汉士族,那是子子孙孙,血脉传承,代代永享富贵。  大宋士大夫,却是凭科举考试晋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士大夫。  故而,越是看这些盘点视频,东汉士族大臣对自家王朝的忠诚度就越高,对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