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缅甸人的意料之外。” “真不知道大清是如何将这样一支舰队从海上弄到这条内陆河中的。”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看着画面中漂浮在江山的诸多战船,表情也是有些感慨。 “水战……看着挺有意思的。” 李世民这辈子南征北战,都是在陆地上进行作战,水战对他而言,是非常新鲜的体验。 长孙无忌赶忙开口道: “陛下难道忘了,灭亡高句丽之战中,咱们大唐水师也很是出彩呢。” 李世民笑了笑,道: “嗯,张亮是个会打水战的,朕只是觉得,或许大唐将来也不必拘泥于陆地扩张,水师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 房玄龄摇了摇头,道:“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 “纵观大唐附近的诸多小国,恐怕还没有哪个国家能让大唐大力发展水师的,咱们又何必费这笔钱粮呢?” 造船,尤其是造水师战舰,那可一点都不便宜! 若是造出来只能长时间的停留在基地港口之中,那就是纯纯的浪费了。 李世民笑而不语,也不反驳,只是安静的注视着金幕。 一旁的李治听着这番君臣之间的谈话,心中却是一动,开口道: “之前金幕视频就说过,缅甸军队的燧发枪乃是欧洲的英国、法国提供的。” “儿臣在想,从金幕地图上看,那英国法国距离面前万里之遥,多半是通过那个什么‘大航海’从水上抵达缅甸的。” “这是否说明,若是大唐将来想要征讨英国、法国之流,水师是必不可少的?” 李世民闻言,双目不由一亮,赞道: “为善,你倒是看得真切,这一点连朕之前都没想到!” 房玄龄眉头紧皱,摇头道: “殿下此言,老臣觉得未免过于……咳,英法诸国,距离大唐何止万里之遥?” “与其将目光放在如此遥远的地方,还不如先征服距离咱们大唐更近的这些小国,才是更现实的事情。” 李世民笑呵呵地开口。 “未雨绸缪也没错嘛,房卿家。你没看到盘点视频之中那么多的王朝,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准备不足,最后衰落灭亡的么?” “那个朱棣的什么郑和下西洋,朕觉得就很好,很有未雨绸缪的样子。” “就这么定了吧,国库拨一笔钱,先造些能在海上作战的水师战舰,就暂定二十艘吧。” 房玄龄还想要再说些什么,视线突然接触到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挤眉弄眼,不停地朝着房玄龄使着眼色。 房玄龄哼了一声,没有再开口说话。 长孙无忌见状,不由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想: “娘的,这老房最近是吃了药了?” “自从去年魏征死了,这老东西是越来越敢和陛下顶嘴。” “或许是时候离他远一些了,免得哪天被他牵连,长孙氏岂不是凭空遭难?”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攻克了新街之后,傅恒率领清军主力水路并进,沿着伊洛瓦底江南下,很快抵达了五十里之外的另外一个缅军重镇——老官屯。】 【缅军吸取了前三次清缅战争的教训,以新街作为第一道迟滞清军进攻速度的据点,仅驻守少部分兵马,而将所有主力都集中在了后方的老官屯,准备和清军于此来一次真正的决战。】 画面之中,傅恒意气风发,在诸多部下的簇拥下登上老官屯附近的山头,居高临下的注视着整个战场。 老官屯紧靠伊洛瓦底江,清军战舰若是从江山经过,必然会遭到缅军火力的袭击。 而在陆地上,缅军老官屯大营也死死地堵住了唯一一条南下的道路,营地之中无数旌旗招展,显然驻扎了数以万计的兵马。 滔滔江水流过,将这座大营分为东岸和西岸两座营寨,在营寨的中央还有一座沙洲,驻扎着缅甸人的水师。 清军针锋相对,也同样将营寨分为两部分,和缅军针锋相对。 傅恒仔细地观察了好一会战场,表情微微有些凝重。 “这是一场硬仗啊。” 顿了顿,傅恒又笑了起来,道: “不过硬仗也有硬仗的好,咱们只要攻克此地,就能彻底击溃整个缅甸的精锐,就如同当年秦国王翦一仗破项燕,便能轻而易举地灭亡楚……咳咳,咳咳咳咳!” 傅恒话还没说完,就又开始了剧烈的咳嗽。 从他憔悴的脸色来看,这位大清主帅显然还没有从之前冒雨行军的疾病之中彻底痊愈。 在傅恒的身旁,云贵总督阿桂表情有些迟疑,开口道: “大帅,从咱们抓到的活口口供来看,缅甸人在这里修建大营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时间,恐怕这营地的坚固程度会出乎我们的想象啊。” “不如先等神威大炮组建完成,咱们再行攻城?” 神威大炮,是大清为了这一次的清缅战争而特地召集国内诸多能工巧匠,研制出来的一款最新式的强力火炮。 这种火炮的威力超越了大清已知的所有火炮,单单是炮管的直径就比之前大明用来轰死努尔哈赤的“红夷大炮”要大上一倍! 但如此巨大的火炮,带来的问题就是根本无法沿着数百里崎岖的山路运输到老官屯来。 故而傅恒只能退而求其次,随军带了上千名的工匠,以及各种各样的原材料。 他要让这些工匠们当场用原材料直接制造出神威大炮来! 听着阿桂的话,傅恒脸上的表情略微有些迟疑。 就在此时,一名傅恒的亲卫快步而来。 “大帅,是陛下的旨意!” 傅恒心中一凛,立刻带着众人跪下。 “奴才傅恒接旨!” 接过这
第361章 攻克新街激战老官屯,傅恒心态开始变了(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