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先皇祖康熙大帝,执政六十年。” “朕至今载,亦执政六十年。” “为表对先皇祖之敬意,以皇太子颙琰处理政务,明岁改元‘嘉庆’。” 文武百官闻言,立刻俯身下跪,大礼参拜。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执政了六十年之后,乾隆皇帝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皇位禅让给了皇太子颙琰。】 【翌年,颙琰正式登基成为皇帝,是为嘉庆皇帝,乾隆皇帝则被尊为太上皇。】 【但嘉靖虽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的治国权力依旧在乾隆皇帝的手中。】 【直到四年后,乾隆皇帝终于驾崩,嘉庆皇帝才得以亲政,掌控了大清王朝的最高权力。】 【即便是在乾隆皇帝死后,他依旧给大清留下了一颗大雷。】 画面中,一名样貌俊美的中年大臣浮现。 【这颗大雷,就是乾隆皇帝晚期的宠臣,钮钴禄·和珅。】 和珅紧走几步,毕恭毕敬地对着嘉庆皇帝行礼。 “陛下,太上皇的葬礼都已经安排好了。” 嘉庆平淡地看了一眼和珅,道:“好,你下去吧。” 和珅迟疑片刻,轻声开口道: “陛下,钮钴禄氏为庆贺陛下亲政,献上江南二十座园林为贺礼。” 嘉庆皱起眉头,看了和珅一会,冷冷道: “朕让你退下,你没听到吗?” 和珅擦了擦汗水,只能退了下去。 片刻之后,另外一名大臣走了进来。 “臣刘墉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庆摆了摆手,淡淡道: “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 “刘墉啊,你多次弹劾和珅,想来手中定然有他的罪状了?” 刘墉忙道: “回陛下的话,臣都带来了。” 说着,刘墉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了厚厚一本书册,毕恭毕敬地放在了嘉庆的面前。 嘉庆看着这本书册的厚度竟如同握起的拳头一般,也不由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这里都是和珅的罪状?”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嘉庆定了定神,开始翻阅这本书册。 “……担任《四库全书》总裁后,利用职权排除异己,大量曾经弹劾过和珅的文人被罗织罪名,以‘出版反书、反词’的名义被抓,构陷许多文字狱,残害大清忠良。” “……掌管翰林院,获得批阅科举试卷大权时,肆意贪污受贿。凡不贿赂和珅者必不能通过科举,公然声称‘价高者得’,导致多年以来七成进士皆是贿赂出身,毫无实际才能,败坏朝纲。” “……诬陷大臣阿桂之子阿迪斯,导致大清朝中近半武官被连坐责罚,大清精明强悍之武将被贬斥殆尽,军队治理混乱。” “……镇压甘肃苏四十三叛乱不力,导致叛乱蔓延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大清西北由此糜烂。” “……以军机大臣身份查办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受贿案,徇私废公,为其人开罪,原本斩首之罪,最后仅降三级留用。” “……胁迫大清富商,必须要向和珅缴纳安家费用,每家从十万两到五十万两不等。浙江曾氏家族因不缴纳安家费,全家老小一夜之间被屠戮殆尽。和珅以军机大臣之权强压江浙总督,此案三日内以匪徒劫掠办结。” “……误导先皇,以《四库全书》存在错漏为由,大肆罗织文字狱,让数以万计大清士子家破人亡,家财大多被和珅及其党羽贪污。” “……因和曹氏有旧,刻意保留禁书《红楼梦》,此书妄议朝政影射大清皇族,本该销毁却被和珅放过。” “……创立‘议罪银’制度,凡官员贪赃枉法被揭发,只需上交议罪银便可免罪,一年议罪银收入超过千万两,使诸多贪官盘踞官场迟迟不被惩治,民怨沸腾。” “……身为领班军机大臣,率先贪赃枉法败坏朝纲,导致大清各处农民叛乱不断,更引发白莲教等大型叛乱,和珅难辞其咎。” “……臣等大胆揣测,和珅本人身家,粗略估计当有现银五千万两以上,各种珍玩器具加起来当在过亿两白银。” 看到这里,嘉庆的脸颊忍不住跳了一下。 “过亿两白银?”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全部都震惊了。 刘邦差点喷了出来,飞速地发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过亿两白银,朕没有听错吧?】 【秦始皇嬴政:你老眼昏花可能会听错,但朕绝对是不会听错的,就是过亿两白银。】 【汉武帝刘彻:疯了吧,朕搜刮天下这么多年,国库里从来都没有过这么多钱。】 【光武帝刘秀:朕这辈子国库的进账加起来恐怕都没办法有这个数字。】 一时间,各种朝代的皇帝们疯狂地吐槽着。 银子这种东西,在明朝才取代铜钱成为最流通的货币。 但在之前的历朝历代,银子一直也都是货币的一种,只不过和金子一样属于稀缺货币,并非是最流通的那种。 金银铜三种货币,早在大秦之前就是华夏通用了。 故而,所有皇帝都非常明白一亿两白银究竟是什么样的分量。 就连一直以来口口声声自称“历代最富”的大宋,也是如此。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倒吸一口凉气,脑袋旁边两根长条不停颤抖着。 “娘的,朕的大宋都没有这么多现银,这个和珅怎么做到的?” 宰相赵普也是目瞪口呆,道: “这和珅还只是一个臣子,不是大清朝的皇帝啊。” 皇帝有这么多钱,也就算了,毕竟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死命搜刮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一个大臣,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 另外一个宰相
第375章 对乾隆的定论,和珅贪污数额让历朝皇帝震惊(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