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听着汉武帝的话,心中感觉有些不太对。 王莽败家子的名声要应验,父皇为何不高兴? 马上,这位大汉太子就回过神来。 败家的前提,是当家! 这岂不是意味着,王莽很快就要…… 刘据想到这里,表情顿时变得无比凝重。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王莽第二次获得了大司马的权力之后,他立刻就展开了一场大清洗。】 【但吸取了第一次担任大司马时候的教训,这一次王莽事先做足了准备。】 画面中,王莽从马车里走下,面前是一座宅子。 【孔府】。 孔府正门大开,一名老者带着几名子孙,在大门处迎接。 “老朽孔光,见过大司马。” 王莽露出笑容,立刻上前搀扶起弯腰行礼的孔光。 “先生大礼,巨君如何消受得了?先生实在是太客气了!” “再说了,先生也是大汉的大司徒,和巨君同样位列三公,何必做这种下官知礼?” 很快,两人在大堂中分宾主落座。 王莽闲聊几句,目光扫了一眼在场的某人,笑道:“先生,令婿甄邯这些年来一直跟随本侯,本侯觉得以他的能力足以出任九卿,将来三公也不在话下。” “不知先生觉得如何?” 孔光闻言,眉头顿时舒展不少,笑道: “唉,不瞒大司马说,老夫几个子侄都不中用,倒是这个女婿还勉强算个人才。” 王莽正色道: “先生说的这是哪里话?您是孔圣人的后裔,儒家无数士子的领袖,巨君在您面前也只不过是个后生罢了。” “若是先生不弃,巨君可以向朝廷推举先生的子侄出仕。” “别的不敢说,将来这种府邸的大门上,怎么也得挂一个侯府的牌匾才是。” 在场的孔氏子孙们闻言,一个个都变得激动起来,脸庞通红。 孔光眉头完全舒展开来,哈哈大笑: “老夫早就听说先生是在世圣人,如此看来,此言的确不虚!” “听说最近朝中有些宵小之徒,向太皇太后进献谗言,对大司马多有诋毁。” “老夫不才,在朝中也有些门生,等会就联络一下他们,一起和老夫上一上奏章,定要杀一杀这股不正之风!” 王莽闻言大为感动,不由感慨道: “纵观天下,唯有孔先生知巨君也!” “巨君觉得,也不需要先生的子侄了,过段时间,先生当为大汉君候!” 【孔光乃是儒家开创者孔子的后裔,儒家当代大儒,同时还是三公中的大司徒,真正的三朝老臣。】 【在得到了孔光的支持后,王莽在朝中的地位彻底稳固。】 画面一转,王莽和孔光联袂来到了后宫,拜见王政君。 王政君看到孔光,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大司徒,好久不见了。” 孔光忙道: “老臣忙于政事,这些年很少入宫拜见太皇太后,今日特地前来请罪。” 王政君摆了摆手,笑道: “忙于大汉的事就是最好的,老妇怎么可能苛责大司徒呢?请坐吧。” 几人客套一番,随后落座。 王莽正色道: “太皇太后,臣和孔大人今日前来,乃是关于朝中人事。” “王立此人反复无常,投靠董贤等奸贼,实乃乱党。” “还请太后允许,免去王立所有职务,命其归家养老。” 王政君闻言,表情不由一变。 王立是王莽的堂弟,同样也是王政君的侄子! 王政君沉吟片刻,道: “巨君啊,王立之所以如此,老妇当年也是同意的。” “若是没有王立的帮助,之前你未必就能如此顺利地接掌政权。” “看在他是你堂弟的份上,你就给他一官半职又有何妨呢?” 面对王政君和颜悦色的请求,王莽非常坚决地摇头。 “太皇太后,之前王家便是因为有王立这般首鼠两端之人,才险些被董家、傅家和丁家打压到几乎销声匿迹。” “若是继续用王立,侄儿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那些蒙冤的王家子弟,还请太皇太后教我!” 孔光在一旁咳嗽一声,道: “太皇太后,如今天下人心浮动,老臣以为,乱世当用重典!” “只有将王立等人坚决打压下去,才能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才能让大司马为大汉的改革奠定基础!” 王政君默然良久,叹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既然你们两个都这么说,我一个老妇人又能说些什么呢?” 王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脸上露出笑容,毕恭毕敬地对着王政君行礼: “姑母放心吧,您心心念念的事情,今天就能办成了。” 【王莽在执掌大权后,开始肃清朝中政敌。】 【在推举大司马时反对王莽的何武与公孙禄率先被免去官职,随后王莽又以各种罪名陆续罢免了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将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剥夺了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等的爵位。】 【王莽也没有忘记打压自己多年,让自己不得不亲手处死二儿子的皇帝刘欣,给刘欣一个“哀帝”的下等庙号。】 【除此之外,皇宫内还活着的敌人,王莽也一个都没有放过。】 一处宫殿之中,一名宦官表情冷然,高声宣旨: “前皇太后赵氏飞燕与昭仪赵氏合德俱侍帷幄,姊弟专宠锢寝,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无为天下母之义。” “贬皇太后赵氏飞燕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 画面一转,在北宫面前,又一名宦官出现,表情越发冷酷。 “贬赵氏飞燕
第406章 王莽重掌大权,刘邦气得心塞(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