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殿下是个仁君,想来没有见过地方上的那些士族、贵族们是如何盘剥百姓的。” 卫青沉声道: “是啊,如今的大汉,其实土地兼并就已经相当严重了。” 卫青以前可是在自家老婆平阳公主府上当过马奴,体验和见识过最底层的大汉人民是如何挣扎求生的。 汉武帝瞪了卫青一眼,道: “既然你知道这种情况,那你之前为何不说?” 卫青顿时有些尴尬,道: “回陛下的话,臣毕竟只是见识过一个小地方,并不掌握全天下的情况。”汉武帝哼了一声,接受了卫青的说法。 卫青毕竟只是个负责打仗的,不是地方官。 想要让他来发现地方上的弊病,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于是汉武帝又将目光投向丞相公孙贺。 “你是丞相,难道也对地方上的情况一无所知?” 公孙贺闻言,汗水顿时就滴了下来。 “陛下,臣确实略知一二,但这件事情不好解决啊。” 汉武帝大怒道: “有什么不好解决的,难道这个天下还有人能和朕的意志作对?” 公孙贺额头的汗水越冒越多。 最近汉武帝对公孙贺的责骂是越来越多了,按照这种情况下去,公孙贺当丞相的日子屈指可数。 最惨的是,被汉武帝罢免丞相的几个前任,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公孙贺一咬牙,开口道: “陛下有所不知,导致土地兼并最严重的人,就是——陛下您啊!” 此话一出,大殿之中的群臣直接全部低头。 没有一个敢大喘气的。 汉武帝不敢置信地看着公孙贺。 “你说什么,朕?” “朕怎么可能会助长土地兼并!” 公孙贺话都说出来了,心一横,干脆直接全部抖搂出来。 “元朔六年,冠军侯初战告捷,您割南阳郡穰县的庐阳乡、宛县的临駣聚给冠军侯作为侯国,总计土地三万亩。” “元狩二年春,冠军侯出战获胜,您又加封给冠军侯四万亩。” “元狩二年夏,冠军侯在祁连山大获全胜,您一次性加封给冠军侯十万亩土地。” “元狩四年,冠军侯封狼居胥,这一次您也加封给冠军侯十万亩土地。” “元狩八年,冠军侯征服西域直达葱岭,您再给冠军侯加封了整整二十万亩!” “单单是冠军侯一个人,名下的土地就已经四十七万亩土地。平阳侯(卫青)的名下土地也超过了三十万亩,两人加起来已经七十七万亩了。” “这还不算您赏赐给其他出征将军的土地,若是全部都算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亩。” 公孙贺说到这里,看着表情渐渐有些僵硬的汉武帝,无奈道: “陛下,大汉一户人家往往不过百亩之地,关中一户人家更是只有五十亩甚至是三十亩土地。” “短短几年,大汉一百万亩土地就已经从百姓手里转入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手中。” “这还不算您对大臣们的赏赐呢。” “您说,后世的皇帝再继续封赏的话,百姓还能剩多少土地呢?” 汉武帝说不出话了。 这位千古大帝,此刻的心情相当复杂。 江充在一旁听不下去了,怒道: “丞相大人,你是指责陛下才是导致大汉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吗?” 公孙贺虽然是丞相,但只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花架子。 江充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若是能借机扳倒公孙贺,江充就有了上位丞相的机会! 汉武帝沉声开口。 “江充,够了。” “公孙贺只不过是在陈述实情。” 这位千古大帝喝斥了江充之后,沉默片刻,开口道: “所以现在的大汉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了?” 公孙贺无奈地苦笑一声,道: “正是如此。陛下请您别忘了,还有那些大汉的皇室诸侯呢。” 刘据闻言大为疑惑,道: “诸侯?父皇不是已经用推恩令把诸侯国给分解了吗?” 以前大汉的诸侯国都是一个个大国,国土面积和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相差无几。 在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大获全胜之后,汉武帝携胜利之威正式实施推恩令,让诸侯王除了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都能分割出一块土地作为诸侯国。 原本推恩令上仅仅是规定“长子、次子、三子可裂土分国”,但随着卫青霍去病的胜仗越来越多,汉武帝大手一挥,所有的儿子都能分! 在几名诸侯王先后死去的现在,原本大汉境内的十几个诸侯国已经变成了几十个诸侯国。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几十个诸侯国还会被推恩令继续分解成上百个诸侯国。 原本的大诸侯国一个国家就占据好几个郡,将来却被分割成几十个只有一县之地的小诸侯国。 就这种小诸侯国,怎么还能和土地兼并扯上关系了? 公孙贺无奈道: “太子殿下您是有所不知啊,自从陛下推恩令颁布之后,诸侯国被分割开来,财政收入自然是大不如前。” “那些占据了富庶县的诸侯还好,得到贫瘠县的小诸侯和他们的子孙们,日子可就很难过了。” “所以他们的选择就是去兼并治下黔首百姓的土地!” 公孙贺娓娓道来。 就以齐国为例,之前的齐国可是足足有四郡之地,齐王的生活自然是非常奢靡享受的。 但齐王一死,四个儿子每人分到一个郡,平均起来每个人获得的财政收入只有自家老爹的四分之一。 但这些儿子从小就已经习惯享受了老爹那种奢靡生活,就算财政收入只有老爹的四分之一,他们也想要保持住!
第416章 汉武帝察觉到土地兼并危害,王莽分田闹剧(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