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汉初纷争再起,汉武帝做出决断,大明进军西欧!(2 / 4)

只不过是九卿之一,想要除掉他并不麻烦,真正麻烦的是陛下对江充的信任。”  刘据赞同地点头,等待着卫青接下来的话。  卫青沉吟片刻,又道:  “所以我们应该从怎么削减陛下对江充的信任入手,只要陛下不再信任江充,我们有一百种办法能把江充置于死地。”  说到这里,突然有人敲门。  紧接着,一名刘据的心腹推门而入,禀报了一个消息。  “陛下刚刚下旨,让霍光以侍中身份,兼任军机侍郎。”听到这个消息,霍去病喜上眉梢,卫青微露笑意,只有刘据表情放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有些凝重。  等这名心腹离开后,心情大好的霍去病笑呵呵地开口。  “其实对付江充也不用这么麻烦,等下次陛下出宫围猎的时候,我故意一箭射歪,把江充弄死就行了。”  卫青皱眉,瞪了霍去病一眼。  “简直就是胡闹!”  霍去病不以为然,笑道:  “陛下最多责罚我一下,又不能真把我怎么样。”  卫青气得一拍桌子,喝道:  “你这就是恃宠而骄,你是没事,将来你的子孙都会因为你这般鲁莽被人惦记,霍家的家风就全毁了!”  霍去病吐了吐舌头,不再开口。  刘据听着,却是怦然心动。  霍去病这个主意确实是简单粗暴,但又意外的极其实用。  只要江充一死,一切自然就都一了百了!  还没等刘据深入思考,敲门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这一次还是那名心腹,但表情却颇为难看,语气也十分沉重。  “不好了殿下,刚刚陛下又颁布了一个旨意,让江充也进入军机处之中,以卫尉兼任军机大臣!”  “什么?”刘据当场傻眼。  东汉世界中,刘秀将王莽的头颅装回盒子里,最后看了一眼。  这颗被精心炮制过的头颅表情依旧扭曲、狰狞、痛苦,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能体会到王莽死前的状态。  刘秀有些恋恋不舍地将盒子盖上,对着一旁的太监道:  “带下去吧。”  东汉群臣看着太监将盒子捧走,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这玩意放在面前,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膈应人的。  刘秀笑呵呵地,将目光落在了朱鲔身上。  “扶沟侯,你不必担心,朕既然已经指洛水为誓,纵然金幕播放了这些视频,朕也不会为难你。”  朱鲔慌忙起身,大礼参拜。  “臣之前愚钝不堪,犯下大错,幸得陛下信赖,朱家必定世世代代效忠陛下和大汉,绝无二心!”  太子刘庄在一旁看着朱鲔,目光闪烁。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君亦如是。  将来或许在我上任之后,可以第一个拿这个朱鲔开刀。  刘秀突然转过视线,看了刘庄一眼。  刘庄顿时一惊,心思被父皇看穿了?  这位大汉太子,赶忙低下了头。  刘秀缓缓对着群臣开口道:  “朕心中有些想法。”  群臣一听,心中都是一跳。  刘秀很少这么严肃的说话,一旦说出来,那恐怕都是大事。  刘秀继续道:  “朕已经决定了,大汉的改革需要继续推进。”  刘秀和王莽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王莽毕竟比刘秀年长几十岁,而且早早就身居高位。  刘秀对王莽的痛恨始终没变,但他在看完了王莽篇视频之后也意识到了一点。  在那个年代的西汉王朝,确实已经是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  王莽的错误并不是改革,而是他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社会矛盾,反而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动荡,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  最终,整个华夏世界付出了死去一半人的代价,才得以恢复统一、和平。  刘秀原先的想法是,只要恢复西汉制度,不像王莽一样胡搞瞎搞,大汉自然就能和平、稳定下去。  但现在的刘秀已经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的。  刘秀治下的东汉王朝之所以没有那么多矛盾,不是因为恢复西汉制度,而是因为人少了!  人口整整少了一半,也就意味着对土地的需求直接少了一半。  再加上改朝换代让朝廷能再一次重新分配土地,这让原本在西汉末年无比紧张的土地资源,如今变得绰绰有余。  可问题是,土地的面积就那么多,不可能增长。  但人口会!  现在东汉的人口规模,土地是够用的。  等过了几代人,东汉人口数量肯定会翻倍,甚至会增加十倍八倍。  到那个时候,土地还能够用吗?  肯定是不能的。  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就是继续扩张领土,要么就必须改革。  扩张领土,同样也是有极限的。  而且谁能保证,东汉将来的扩张战争就一定都是胜利,不会失败?  改革,才是真正的出路。  宋弘沉吟片刻,点头道:  “陛下之言,臣非常赞同。”  邓禹、耿弇等人也都表示赞同。  能站在这里的,哪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更何况,在王莽盘点篇视频的结束语里,都已经直接点明了这一点。  宋弘又道:  “就是不知道陛下究竟要怎么个改革法呢?”  刘秀闻言,不由一怔。  过了片刻,刘秀表情一板,沉声道:  “这正是朕想要和诸位卿家商议的话题。”  刘庄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突然一动,一个想法冒出来。  父皇在打仗和团结人心这方面确实是极其出色,但若是论到施政的能力,嗯……  可能比起那些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千古大帝们,还是差了一些。  刘庄旋即抖擞精神。  父皇做不到的事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