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十八岁朱翊钧拍了张居正的桌子,朱元璋赞不绝口?(2 / 4)

国才怪呢。  想到这里,张居正心中不免有些庆幸。  还好,自家恩师徐阶终究还是斗垮了严嵩。  还好,嘉靖皇帝终究还是死了。  哦对了,海瑞之前处置恩师徐阶的徐家,罪名好像就是勾结当地官吏利用优免吞并农民土地……  咳咳,恩师还是很好的,才吞了几千亩,都不算个事!  陷入思考和回忆之中的张居正并没有发现,在一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听完这些,非常生气。两亿多亩土地,这可都是朕的土地!  这些该死的家伙,竟然官绅勾结,吞没朕大明这么多土地!  朱翊钧忍不住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开口。  “这些个混账东西,竟敢吞没朕这么多的土地。”  “张先生,你得把他们全找出来,统统杀了!”  顿了顿,朱翊钧又加了一句。  “全家诛连,方解朕心头之恨!”  朱翊钧话音落下,在场的内阁首辅,以及几名司礼监大太监全部都慌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张居正。  金幕中,浮现出另外一幅画面。  那是在几个月之前,张居正将几名大太监和内阁大学士们召集在了一起。  “各位,马上就要开始全国的土地丈量了。”  听到这里,内阁大学士们倒还没什么大的反应,司礼监几名大太监明显就不高兴了。  张鲸开口道:  “张阁老,你说其他的也就算了,咱家的家人苦了大半辈子,在地方上弄点土地,怎么就还不行了?”  这番话立刻得到了其他几名司礼监大太监的同意。  对于这些太监们来说,男人的根没了,那美色这个对男人来说极为重要的方面就享受不到。  所以太监们发迹之后,无一例外都选择另外一条路满足自己——敛财。  在大明这个时代,金银当然是好东西,但问题是传承性太差,而且花掉了也就没了。  想要留点遗泽给后代,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土地。  太监还有后代?当然有。他们的后代要么是入宫之前生的,要么是入宫发达之后从兄弟那边过继给自己的。  现在张居正要清查土地,把那些不符合规定的土地退还给之前的百姓主人,大太监们当然很不高兴。  张居正微微一笑,道:  “各位公公,若是张某没记错的话,早在三年前我就给公公们打过招呼了吧?”  几名司礼监大太监闻言,不由有些尴尬。  张居正是打过招呼了,但问题是这些司礼监大太监们心存侥幸啊。  张鲸干咳一声,道:  “咱家这些老骨头每一个都拿了四五成的土地出来给朝廷办事了,这难道还不够吗?”  张居正摇了摇头,道:  “各位,大家都是帮陛下、太后和大明做事。做事的时候拿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拿多了,大明亏空多了,太后和陛下不高兴,咱们这些做事的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搬出李太后和万历皇帝敲打了这几名大太监两句,张居正又道:  “现在几位公公主动拿出土地来退还,这就是给大明做表率,给陛下和太后分忧。”  “到时候,还怕太后和陛下不信各位公公的忠心吗?”  “和太后、陛下的信任比起来,一点点土地又算得了什么呢?”  几名大太监闻言,顿时动摇。  司礼监和内阁,虽然都是给皇权分忧的两大机构,但晋升路径是不一样的。  内阁大学士基本上都会分管六部之中的某部具体事务,所以他们必须得拥有一定的执政能力。  但司礼监的大太监们,他们不需要执政能力,更多的是靠皇帝的宠信。  内阁大学士们可以不用那么在意皇帝的信任与否,但对司礼监大太监们来说,皇帝信任与否就是自己的命根子!  用几千,几万亩土地来获得皇帝、太后的欣赏,这可很划算啊。  冯保笑呵呵地开口。  “张阁老都把话说到这种地步了,那咱家还能说什么呢?”  “咱家明天就写信回老家去,让冯家把所有不该拿在手里的土地全退给官府。”  张鲸等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头。  “咱家也没意见。”  “咱家这就写信回去。”  在获得了司礼监大太监们的一致点头后,张居正回过头来,含笑看着身边几名内阁大学士。  “各位阁老,也请大家群策群力,为大明和陛下分忧吧。”  这几名内阁大学士本就大多是改革派的,闻言纷纷点头。  “张阁老放心吧,这件事情老夫一定办好。”  “一定给陛下、太后和张阁老分忧!”  张居正见众人这般表态,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正色道:  “请大家放心吧,这一次,各位的功劳一定都会在太后和陛下那边有名有姓的!”  画面回到现实。  诸多司礼监大太监和内阁大学士盯着张居正,心中这叫一个哀怨啊。  我们可是发动了家里人,各种亲朋故旧,帮你张阁老好不容易做出了丈量土地这么大的动作。  一口气给国家增加了两亿亩地!  结果现在好了,陛下不但不领情,还要派人追查我们,还要杀我们全族!  张阁老,这就是你所谓的“有名有姓?”  张居正也麻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朱翊钧竟然会蹦出这种话来。  张居正擦了把冷汗,忙道:  “陛下,既然丈量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就不必追究过去的一些小事了。”  “臣觉得还是应该往前看,大明将来的富庶才是陛下您宏图霸业的保证啊。”  随着朱翊钧一年年长大,张居正对朱翊钧的态度也是越发温和。  这两年,就算朱翊钧听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