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秦始皇说清变法本质,朱元璋给大明官员加薪!(2 / 4)

。  “没意思,不能变!”  赵匡胤:“……”  宰相赵普正色道:  “陛下,国朝可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  “这一条鞭法就是彻底抛开了士大夫,怎么能用在我们大宋之中呢?”  群臣纷纷开口,对赵普的话表示力挺。  赵匡胤见状,脸颊不由抽动,心中隐约冒出几分怒火。  赵匡胤对士大夫们为何反对一条鞭法,心知肚明。  一条鞭法的本质是把向基层征税纳赋的权力收归朝廷,那问题来了,在一条鞭法之前,谁来向基层收税赋呢?在大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士大夫。  掌握了某种权力,就一定能享受到权力对应的好处。  士大夫们当然不愿意把征税权吐出来。  那又一个问题来了。  士大夫阶层掌握了征税权,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吗?  答案就是,宋朝爆发的农民起义是历朝历代华夏王朝中数量最多的!  赵匡胤心中颇为不满,但表面上还是发作不得,只能哼了一声。  “好了,今天天色已晚,就到此为止吧。”  赵匡胤怒气冲冲地走回了御书房。  太子赵德芳紧随而至,小心翼翼地开口。  “父皇,士大夫们手中并无兵权,您为何不直接绕开他们设立军机处,强制推行一条鞭法呢?”  在赵德芳看来,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想要做到这种事情还不简单?  赵匡胤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开口。  “不行。若是抛弃了士大夫阶层,咱们皇族怎么治国?”  “难道你要朕把节度使们复活吗?”  对赵匡胤来说,士大夫们充其量就是癣疥之疾。  导致大唐灭亡,五代十国混战的节度使们,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赵德芳闻言也有些丧气,道:  “父皇,难道咱们赵家皇族就这么一直受制于士大夫不成?”  赵德芳固然是儒家教育出身,但他毕竟是皇太子,将来的皇帝。  哪个皇帝喜欢这种被士大夫指手画脚的情况?  赵匡胤脸色闪动了一下,轻轻地哼了一声。  “不用着急,德芳。很快就有一支新的势力要登上大宋的舞台了。”  赵德芳闻言心中颇为疑惑。  “父皇说的是……”  在赵德芳看来,除了军队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势力能跟大宋的士大夫阶层作对?  赵匡胤嘿嘿一笑,从口中吐出了两个字。  “商人。”  大明世界,朱棣突然一拍大腿。  “父皇,俺想起来了。这个一条鞭法,不是跟雍正那个什么摊丁入亩很像吗?”  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大明其他人精神都是一震。  朱元璋皱眉片刻,缓缓点头。  “还真是。之前在盘点乾隆视频里提过雍正的摊丁入亩改革,那也同样是税赋合一的方式。”  “嗯,摊丁入亩做的其实比一条鞭法还要更加深入一些。”  朱棣闻言立刻就有些不怎么爽利,忙道:  “父皇,明显就是满清的皇帝们在抄袭咱们大明张居正啊!”  “呵呵,若不是播放了这个视频,还真以为雍正的摊丁入亩多厉害呢,原来只不过是学习咱们大明的能臣罢了。”  在场的大明群臣纷纷开口赞同,不少人颇有扬眉吐气之感。  满清所谓最出色的皇帝雍正,其实也就是抄袭咱们大明张居正而已。  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朱高炽眉开眼笑,道:  “张居正真是一个能臣啊,皇祖。”  朱元璋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开口。  “张居正当然是个能臣,但这家伙实在是太能贪了!”  刚刚金幕盘点视频里有一段张居正和儿子张敬修的对话。  在两父子对话的时候,书房里的场景自然也呈现于金幕中。  书房里的各种器具,什么金、银、玉、翡翠,应有尽有。  再往前一点,张居正刚刚走下马车回到自己家中时,府邸的大门,府中的各种陈设器具,同样也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看就是耗费不菲。  朱元璋可是最讨厌官员们这种风格的!  朱棣闻言,表情顿时一滞。  这位机警的大明皇太子立刻做出决定,不再给张居正说好话了。  然而下一秒,另外一个声音从一旁响起。  “皇祖,孙臣倒是觉得,您的想法或许有些偏激了。”  能用这个称呼说话的人,自然就是皇孙朱高炽!  朱棣表情瞬间僵硬,不敢置信地转头看着朱高炽,怒喝道:  “朱高炽,你怎么和父皇说话的?”  朱棣这叫一个慌啊。  俺平日里那么口不择言现在都学乖了,你朱高炽平时那么听话,反而学会顶嘴了?  朱元璋有些惊讶地看着朱高炽。  “高炽,你怎么个意思,说来给朕听听。”  朱元璋是传统的华夏式家长。  在他心里,儿子顶嘴,那必须当场扇飞。  孙子顶嘴……孙子怎么能叫顶嘴呢?那是可爱的小任性!  朱高炽认真地开口:  “皇祖,孙臣是真的觉得,您对大明的官员要求过于严格了。”  “大明官员既然是替您统御百姓的,他们生活比百姓好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听到朱高炽这两句话,大殿之中的大明群臣直接动容。  高炽皇孙,简直就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啊!  历朝历代,当官都是一个非常舒坦,人上人的工作。  唯独大明洪武朝,在朱元璋手下当官例外。  朱元璋一辈子杀了超过十万的官员,这啥概念?  很多大一统王朝从建立到灭亡两三百年时间,这期间整个王朝所有皇帝杀掉的官员数量,加起来都没有朱元璋一个人杀得多!  在朱元璋麾下当官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