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居正的谥号确实不公!” 紧接着,更多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等都认为万历陛下做事不公!” 一时间,大殿中所有人都是表情激昂。 刚被朱棣甩飞的朱高炽呆滞片刻,慌忙也站了起来。 “啊对对对,孙臣也觉得不公平!” 群情激愤。 在场的,都是臣子居多。 张居正的待遇,让他们感同身受。 别忘了,现在可是历史上官员非正常死亡数量最多的洪武朝! 大家提着脑袋给你朱家办事。 你朱家的皇帝连赏罚分明都做不到。 还不给人说了? 看着这一幕,就连大殿门口的侍卫们都震惊了,探头探脑,交头接耳。 “将军,这些家伙是怎么回事,今天好像都在反对陛下?” “管那么多干嘛,咱们平日里杀的一品二品官还少了?等会陛下一声令下,咱们冲进去拔刀见一个砍一个就是了。” “呃,将军,好像领头反对陛下的人是太子殿下和高炽皇孙?” “……你们一个两个不好好站岗,在这里说三道四做什么,胯下那玩意都不要了,倒像是家里的泼妇了!滚回去站好你们的岗,就当你们耳朵聋了,啥也没听到!” 朱元璋看着面前这一幕,表情依旧平静。 他目光转向朱棣。 朱棣这个时候反而是有点心虚了。 “父皇,咳咳,这个……” 刚刚朱棣也是一时上头,这才各种顶撞自家老爹。 现在事情闹大了,朱棣也回过神来了。 面对自家父皇的目光,朱棣的勇气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朱元璋玩味一笑。 “老四,可以啊,这么大声和朕说话,平时心里没少骂朕吧?” 朱棣表情越发尴尬,干笑道: “父皇,儿臣也是一时义愤。” 朱元璋继续看着朱棣,让朱棣越发心虚。 就在朱棣已经开始考虑是要下跪认错还是赶紧躲到柱子后面的时候,朱元璋呵呵地笑了起来。 “这一次,你说的是对的,朕错了。” 朱棣下意识地点头: “是是是,儿臣确实错了,儿臣错在……等等,父皇您刚才说啥?” 朱棣一脸震惊地看着朱元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听到的话。 朱元璋洒然一笑,道: “你说的没错,朱翊钧这个臭小子确实是赏罚不明,委屈了张居正,也寒了天下人心!” 朱棣脑海中乱糟糟的。 父皇竟然认错了? 这是朱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自家的父皇,不,应该是华夏式的爹,怎么可能认错? 从小,任何一件事情。 朱棣做错了,那肯定是挨打。 但要是朱元璋误会了朱棣…… 首先,因为误会,朱棣肯定要被揍一顿。 然后,当朱元璋明白是误会之后。 朱棣要是安静点,那可能朱元璋哼一声,就走了。但凡朱棣敢说一句:“父皇,您误会我了!” 那不用多说,马上迎来的就是第二顿暴揍。 朱棣活了这么多年。 这还是第一次,自家父皇认错了。 还是当着大明这么多臣子的面! 朱棣又是震惊,又是疑惑。 脚底还情不自禁地悄悄朝着柱子挪动几步。 朱元璋看着金幕之中,张居正抬棺入葬的情形,发出了感慨。 “大明的臣子,很多确实都该杀。” 此言一出,在场的大明群臣顿时感觉脖子凉飕飕的。 “但,也确实有很多贤臣、能臣。” “张居正,便是其中翘楚。” 朱高炽站在一旁,感觉气氛缓和不少,胆子也大了,试探性地问道: “皇祖,海瑞不算吗?” 朱元璋笑了笑,温和地开口。 “海瑞确实是个清官,但也只是一个清官而已。” “张居正看海瑞,确实看得很准。” “海瑞只是一个,嗯,用金幕的说法,纯粹的工具人。” “用海瑞,可以治理一方。” “但只有张居正,才能力挽狂澜,治理好整个天下啊!” 此时,金幕中又一次出现了朱翊钧的身影。 但这一次,看着这张酷似朱标的脸庞,朱元璋的内心之中再无任何激动。 终究只是一个面貌和标儿酷似的孩子罢了。 标儿的才能,仁慈和帝王之道,这孩子终究还是没学到。 也难怪会成为被盘点的败家子了。 朱元璋又是替朱标骄傲,又为朱翊钧感到唏嘘。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对朱翊钧来说,他从小到大,给他带来三个最大阴影的人就是李太后、张居正和冯保。】 【如果说李太后还能因为亲生母亲的身份让朱翊钧不得不留手的话,那张居正和冯保两人显然就没有任何值得朱翊钧手下留情的地方。】 【对于旁人来说,张居正对朱翊钧倾囊相授,是真正的严师出高徒。】 【但对作为学生本人的朱翊钧而言,张居正只不过是一个严厉的,让他心中痛恨的老古板啊了。】 【朱翊钧对张居正的反攻倒算,来得非常快。】 【在张居正死后仅仅四天,就正式开始了。】 内阁大学士申时行站在朱翊钧的面前,开口道: “关于内阁新人选,张阁老临终前推荐的是潘晟,此人资料还请陛下过目。” 朱翊钧拿起潘晟的资料随意翻了一下,突然开口道: “朕怎么听说,这潘晟有名无能,只不过靠着是张居正的座主,才得以被张居正用遗疏推荐入阁呢?” 申时行闻言顿时哑然,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申时行的性格属于老好人,虽然张居正死后临时掌管内阁事务,暂代内阁首辅,但其实没什么主见。
第454章 朱棣史无前例硬钢朱元璋,老朱竟然服软了?(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