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冯保想要当第二个王振刘瑾,秦始皇道破灭亡大明之人(2 / 4)

革措施基本被废止,只有“一条鞭法”等少数改革措施因为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就如同当年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一般获得了大部分臣民的支持,不得不继续推行下去。】  【至此,张居正呕心沥血十年,在大明内部推行的各项改革努力,基本宣告失败。】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这里,忍不住笑了一声。  “这个朱翊钧,是在自掘坟墓啊。”  说话时,载着父子两人的庞大御驾正在经过寿春城的街道。  这座城池是战国时代楚国最后的都城。  楚国在战国后期已经衰败,就连都城也在短短几十年里三度迁徙。  作为楚国灭亡的地方,这座城池并没有多么繁华,依旧还维持着被大秦征服时那座军事要塞般的模样。  只是再怎么城防坚固的军事要塞,在大秦雄师面前,终究也是无用功。扶苏收回了打量四周的目光,有些好奇地开口道:  “父皇何出此言。”  秦始皇呵呵一笑,道:  “你应该还记得朕对你说过的话吧?改革成功需要什么?”  扶苏不假思索地开口道:  “改革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培养出一个新的、因为改革而获益的阶层。”  “只有在新阶层的支持下,才能彻底摧毁旧阶层的势力,让国家变成新的模样。”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淡道:  “那你觉得,大明是什么情况?”  扶苏认真地思考了一会,道:  “虽然盘点视频之中没有详细介绍,但儿臣想来,张居正的改革都已经推行了整整十年,那个改革的获益者们应该已经拥有了一定实力。”  “嗯,改革的获益者应该是农民……难道大明会亡于农民?”  扶苏说着说着,声音突然变低。  这一刻,就连扶苏自己也不是太相信这个结果。  农民能灭亡一个王朝?  秦始皇微微一笑,道:  “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就在于,他们就算能攻占城池,却不知道如何去进行统治。”  “怎么建立官府,怎么划分田地,怎么惩治违法之人等等,这些都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们不了解的东西。”  “像刘邦那个流氓,也只能借助萧何曹参这些曾经在大秦官府任职的人,用大秦的旧制度。”  “但是,你要明白一点。”  秦始皇目光突然变得深邃,淡淡道:  “农民起义固然是没有办法建立一个王朝,可用来灭亡一个王朝,已经绰绰有余。”  “陈胜、吴广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张居正用十年的时间改善了大明广大农民的生活,朱翊钧仅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让农民们几乎回到过去的困苦之中。”  “大明,将会因为张居正的这个决定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扶苏闻言愣了半晌,随后发自内心的觉得,当年商鞅死后秦惠文王竟然没有因此而彻底废止变法,实在是太英明了。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眉头一皱。  “刚刚视频里提到的什么范仲淹,好像是咱们大宋的人?”  群臣面面相觑。  赵普干咳一声,道:  “陛下,范仲淹应该不是咱们这一代的人,反正臣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赵匡胤哼了一声,道:  “朕的大宋四百年,这是金幕说的事实,很多人没有听到,不足为奇。”  “朕想说的是,大宋的将来竟然也需要改革,看来弊病不小啊。”  说话时,赵匡胤意味深长地看了在场的群臣一眼。  赵德芳有些疑惑。  父皇为什么总看这些宰相们,莫非是因为这些宰相……  对了,这些宰相是代表什么?  士大夫阶层!  难道说,大宋之所以需要改革,是因为士大夫阶层对下面的老百姓压榨过于严重,所以才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赵德芳恍然大悟,视线在赵匡胤和赵普君臣脸上扫过。  很显然,赵匡胤和赵普两人心知肚明,才会有刚刚那番对话。  赵匡胤哼了一声,道:  “赵卿家啊,朕最近听说下面兼并土地过于严重,刑部和大理寺每年都要接到数百宗案件。”  “哦,很多人都在说,大宋这是官逼民反啊。”  “不知道你这个大宋宰相是什么看法啊?”  赵普一头冷汗,和几名宰相对视一眼,随后干笑道:  “陛下,臣等以为一定是某些贪官污吏公器私用,坏了陛下和大宋的威名,必须要严加惩治。”  赵匡胤嗯了一声,笑容越发和煦。  “那是自然。朕记得朕给你们这些丞相每年的俸禄可是不少的,你们几年的俸禄就能在大宋买一套大宅子了,足够丰厚了吧?”  见赵普等人点头后,赵匡胤又淡淡道:  “所以朕想,作为大宋宰相的你们,应该不会让自己或者族人参与到这种事情之中去吧?”  “还是说,朕也应该要在大宋之中实行一下一条鞭法,顺便重新丈量一下土地呢?”  赵匡胤的话声调并不高,但是听在这些大宋宰相的耳中,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赵普有些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道:  “请陛下放心,臣和几位宰相商议一下,回去一定要严加惩治地方上兼并百姓土地的行为。”  “最多一年时间,臣等一定会把这种风气给扭转过来!”  赵匡胤嗯了一声,淡淡道:  “国朝固然是皇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朕既然已经把皇权分润出去了,那有些事情就应该适可而止。”  “不然,朕不学张居正,将来也一定会有人学张居正的,懂么?”  赵普等几名宰相表情严肃,异口同声。  “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完成任务。”  赵德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