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闻言,身体顿时一震。 他的第一个情绪就是害怕。 汪伯彦可是主战派中坚秦桧的老师! 他居然一口就道破了赵构心中所想,这是不是意味着主战派已经知道了? 无数念头在赵构心中翻腾着,他的脸色极为苍白。 汪伯彦看出了赵构的担忧,微微一笑。 “王爷不要误会,若是下官当真对王爷有什么不敬的心思,只需修书一封禀明朝廷便是,何须当着王爷的面挑明呢?” 赵构一想,的确也是这个道理。 但他依旧有些不太放心地看着汪伯彦。 “汪大人可否直说?” 汪伯彦摸着胡须,表情严肃地开口。 “下官在汴京之中有些渠道,眼下的汴京,恐怕是八成守不住了。” “汴京若是守不住,那在汴京之中的陛下和太上皇……” “呵呵,总之,下官这么说吧,王雲大人的心思应该和下官是一样的。” 赵构闻言,心中不由欣喜。 刚刚失去了一个王雲,马上又有一个汪伯彦来投靠。 看来,本王的确有天命在身! 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思,对着汪伯彦开口道: “汪大人,你说本王现在应该怎么办?” 此刻赵构正好急需一个能出谋划策的人! 汪伯彦抚须而笑,道: “眼下王爷要做的就是写一份加急奏折给汴京那边,让汴京知晓王雲大人被害之事。” “有了这件事情,王爷就可以推脱暂时不需要去金军大营。” “臣猜测,朝廷那边得知此事过后,肯定会对宗泽产生怀疑。” “届时,王爷您就是制衡宗泽最好的人选。” 赵构越听眼睛越是发亮,立刻点头道: “好,就这么办!” 【一切正如汪伯彦所预料的那般,汴京方面在接到了赵构和汪伯彦的奏折之后,果然没有继续催促赵构继续前往金营。】 【时间到了十一月末,两路金军二度会师并包围了汴京,汴京形势极其危急。】 【被包围的宋钦宗吓坏了,派出多路使者前往各地求援,其中一路使者秦仔来到相州。】 秦仔先朝赵构行礼,随后小心翼翼地解开发髻,从发髻之中拿出了一份腊书。 拆开腊书后,里面是一封信,写在仅有三四寸长的黄色绢布上,信上都是蝇头小字,字迹非常秀丽,一看就知道是宋钦宗亲笔所写。 “……汴京危急,特命康王赵构为大宋河北兵马大元帅,中山知府陈遘为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 “望九弟速招揽兵马,救朕和父皇于水深火热之中。” 赵构看着这道诏书,心中窃喜不已。 一直以来最渴望的军权,终于到手了! 但赵构心中知晓,现在可不是笑的时候。 他努力地挤出眼泪,双目通红,语气悲伤地开口。 “本王求和不成,乃是罪人。没想到父皇和皇兄还如此信任本王,实在是让本王羞惭无地!” 一旁的汪伯彦立刻开口道: “王爷,眼下不是悲伤的时候,咱们应该立刻招兵买马,准备进京勤王!” 赵构重重地点头,正色道: “对,招兵买马,进京勤王!” 【在获得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命令后,赵构立刻传令河北诸多尚在大宋控制的州郡,让他们招兵买马,前来相州会合。】 【赵构的命令才刚发出去没几天,他又获得了新的情报。】 “什么,汴京外城已经被攻破了,父皇和皇兄只能困守皇城?” 听到这里,赵构不由喜上眉梢。 汪伯彦也是笑逐颜开,低声道: “王爷,若是太上皇和陛下落入了金人手中,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到时候您作为大宋河北兵马大元帅,还有谁比您更适合坐在皇位上呢?” 赵构嘴角翘起,看着汪伯彦正色道: “若本王当真能登基,汪卿你当为大宋宰相!”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赵构已经彻底确定了汪伯彦投靠过来是真心的。 正好,赵构也需要一些足够熟悉政务的朝中官员作为自己将来的臂助! 汪伯彦赶忙起身,对着赵构大礼参拜。 “臣谢陛下隆恩!” 赵构心中喜悦不已,放声大笑起来。 就在此时,又一条情报送到。 “金军一路偏师刚刚渡河北上,似乎正在朝着相州前进!” “什么?”赵构闻言,脸色不由大变。 “快,快召集大家开会!” 很快,诸多“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官员、将军集于一堂。 这其中,还包括了刚刚被任命为中书舍人的耿延禧、参议官高世则、门下侍郎耿南仲等人。 听到金军可能来袭的消息之后,众人都是面面相觑。 一名将军站了起来,沉声道: “王爷不必担心,相州城高墙厚,只要不是金军主力来攻,咱们坚守全无任何问题。” 赵构一听,心中顿时大为不快,冷笑道: “坚守全无问题,那之前是怎么被攻破的?” “尔这莽夫全无脑子,给本王滚出去!” 喝退了这名将军之后,赵构又看向众人。 奉命前来送旨的使者秦仔忙道: “殿下,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救援汴京,下官以为应该取道滑州,躲避金军这路兵马,直接去汴京城外和其他勤王之师会合!” 赵构闻言,再度皱眉。 开什么玩笑,去汴京面对金军主力? 赵构要是真有这个胆子,还需要别人说吗? 好在这条建议立刻就被众人给否定掉了。 毕竟和赵构不是一路心思的,也进不了大元帅府之中当僚属。 汪伯彦见状,终于开口道: “王爷,金军势大,眼下还是暂避锋芒
第524章 赵构逃亡大名府,岳飞参军首战,金兀术路过(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