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片刻,开口道: “你说,宗爷爷如果能再活十年,不,哪怕是五年,我们又该怎么办?” 刚转身准备离去的完颜宗辅脚步一顿,过了好几秒后开口道: “那我应该不会再参加下次南征了,反正结果和这一次没有任何区别,对吧?” 完颜宗翰不再说什么,和完颜宗辅并肩离开。 画面中,大批金军垂头丧气,拔营北上,渡过黄河离开,回返金国境内。 【第三次金国南侵之战,虽然让汴京一带的京西北路几乎化为焦土,但在宗泽的指挥下,这座大宋都城巍然不动,没有给金军任何机会。】 【金军由此对宗泽产生了极大的敬畏,将宗泽敬称为“宗爷爷”。】 【而宗泽也并没有满足于击退金军,这位老骥伏枥的大宋能臣还有更大的目标。】 留守府官衙之中,宗泽注视着面前包括岳飞在内的诸多将领,双目中精芒四射。 “各位,眼下金军主力撤退,正是我等北伐收复河北失地的大好时机!” “老夫已经上奏章给陛下和朝廷了,尔等也速速做好准备,一旦朝廷的命令下来,全军立刻北伐,夺回所有失地!” 在场的所有大宋将领斗志昂扬,齐声道: “遵命!” 然而,众人才刚刚离开,宗泽的脸庞上就迅速出现了痛苦的表情,猛烈地咳嗽起来。 几名幕僚赶忙上前扶住老人,但马上他们的脸庞上就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从宗泽口中咳出来的并不是什么痰液,而是鲜红的血液! 【由于在第三次汴京保卫战中操劳过度,金军才刚刚撤退,七十岁的宗泽就病倒了。】 【由于宗泽的生病,北伐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原本众人满怀期盼,希望宗泽病愈之后能继续主持大局,但几个月下来,宗泽病情越发严重,直至病入膏肓。】 一份加急奏折被送到了扬州的临时行宫,皇帝赵构的案头面前。 赵构刚刚拿起这份奏折扫了一眼,心中就是一跳。 “宗泽的遗表?这……” 赵构读了下去。 “……力请銮舆,早还京师,上念社稷之重,下慰黎民之心。” “命将出师,大震雷霆之怒。救焚拯溺,出民水火之中。” “夙荷君恩,敢望尸谏!” 赵构默然片刻,哼了一声。 “人都要死了,还天天想着什么北伐北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过了片刻,赵构又叹了一口气,看向面前的黄潜善和汪伯彦。 “宗泽马上就要死了,这下子派谁来守卫汴京?” 至于遗表之中提的早日回归汴京,赵构甚至连讨论一下的意愿都没有。 回汴京是不可能回汴京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回汴京的。 黄潜善和汪伯彦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法成言。 是啊,没了宗泽,还能派谁来守卫汴京呢? 七月十四。 这一天,汴京城的上空阴云密布,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留守府内,所有臣僚、将军、吏员齐聚在房间之外。 房间中,老迈的宗泽躺在床榻上。 几个月的病痛折磨让他的身体极其憔悴,眼窝深陷,已经是弥留状态。 突然,宗泽猛地睁开眼睛,左右环视了一圈,用干枯的手指着一扇窗户道: “打开,打开它!” 一旁众人有些不解,但还是马上打开了这扇窗户。 宗泽目光透过窗户,看向了北方的天空。 那里幽暗深沉,没有任何的明亮。 这难道就是大宋的未来吗? 宗泽深吸一口气,大声喊了起来。 “过河!” “过河!” “过河!” 声如雷霆,回荡在众人心中。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宗泽似乎用尽了所有力气,双眼缓缓合上。 这位浮沉半生,在大厦将倾之际死死地守住了汴京、黄河防线的老臣,就此离世。 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 岳飞和众人站在雨中,听着屋内响起的痛哭声,整个人似乎失去了所有生气,变成了一尊雕像。 “大帅……” “大帅!” …… 宗泽的死,引发了汴京城中所有百姓的悲痛。 无数百姓自发为宗泽披麻戴孝,灵堂之前诸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但无论如何,人死不能复生。 宗泽的时代过去了,他身后的宋国和金国,却依旧还是要按照各自的意愿,朝着各自的方向前进下去。 一身孝服的岳飞站在灵堂之外,怔怔地注视着面前的一切。 他依旧不敢相信,那位几个月前还生龙活虎,指挥宋军一次又一次挫败了金国精锐大军进攻企图,对待他如同关门弟子一般的温和老人,就这么离开了。 张宪走了过来,轻声道: “统制大人,新留守到了,召集所有统领以上将官去留守府。” 岳飞默默地收回目光,问了一句。 “新留守是谁?” “杜充。” 【杜充作为黄潜善和汪伯彦的党羽,刚刚一上任就立刻中止了大宋所有的北伐,将兵力全部撤回黄河以南。】 【在失去了大宋朝廷的支持后,黄河以北原本还在奋战的诸多大宋义军很快就被先后剿灭,整个黄河以北彻底陷落,成为了金国掌控中的领土。】【宗泽虽死,余威犹在。金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消灭河北义军之外,将主力放在了山东一带,汴京也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不由感慨。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摇了摇头,道: “这就是大宋,呵呵。现在朕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轻蔑地将大宋叫做大怂了。” 是真怂啊!
第536章 刘秀愤怒抨击,李世民重提周朝,赵构醉生梦死(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