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赵构求和,魏吴东关之战,秦桧劝降大宋楚州(5 / 6)

 若是没有金幕,也根本就不会有弹药库这种东西。  贾诩慢悠悠地开口道:  “谁说不是呢?”  “以前像文远将军这样的猛将,即便是一百名训练有素的士兵也很难将你留下。”  “但现在嘛,一名火枪手足矣。”  张辽皱眉道:  “丞相这是什么意思?”  威胁?  贾诩同样也在看着张辽,笑容满面。  “听说文远将军和蜀国的关羽乃是好友?”  张辽怒道: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丞相在怀疑我会当蜀国的内奸?”  贾诩笑出了声:  “老夫相信还是不相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会不会相信!”  说完,贾诩施施然地离开了。  张辽看着贾诩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以贾诩的心智和地位,他说的任何话语都必须要重视。  这究竟代表着什么?  张辽陷入思考之中,直到被身边爆发的欢呼声打断思绪。  他下意识地抬头,发现远处吴军镇守的东关内已经是火光冲天。  无数魏军举着火把,化身一条巨大的火龙,已经涌入了东关之中。  这座阻拦了魏军主力有一段时间的吴国关隘,终究还是被攻克了!  张辽长出一口气,心情放松了不少。  直到翌日。  “你说什么,斩首和俘虏一万余人?”  张辽的眉头一点点地皱了起来。  对面的吴军可是足足有十万之众。  在这样的突袭下,怎么可能才只有这点斩获?  最少最少,斩首和俘虏的人数加起来也应该在五万以上!  “吴军主力呢?”  听着张辽的追问,部下忙道:  “吴军主力应该已经撤往芜湖了。”  张辽猛然站了起来,大声道:  “那还等什么?不要给吴国人喘息的机会,全军南下继续追击!”  紧锣密鼓地安排完追击之后,张辽突然想到什么,又开口询问身边的亲卫队长:  “贾丞相呢?”  亲卫队长忙道:  “大约一个时辰前,丞相的车驾已经离开大营,说是回返京师去了。”  东吴皇宫。  孙权突然召集了文武百官,在宫殿之中紧急议事。  吕蒙走进这座十分熟悉,却又许久没有来过的大殿,心中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紧张和担心。  他很清楚,陆逊的行动应该已经开始了。  吕蒙环首四顾,很快就看到了陆逊。  陆逊此刻脸上的表情茫然中带着疑惑,还有些担忧和期待,像极了一个被闲置许久却突然被召见的重臣。  吕蒙找了一个位置,安静地坐了下来。  很快,等众人就座之后,孙权带着强烈愤怒和担忧开口了。  “诸位卿家,刚刚得到的消息,东关失守了!”  “什么?”话音落下,在场的东吴群臣就是一阵骚动。  吴军主力在东关防守魏军,这是众所周知的。  东关失守,意味着吴军主力在决战中失败了!  这可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啊。  吕蒙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陆逊,发现陆逊虽然尽力伪装,但眼底还是有一丝喜悦闪过。  嗯,也只有陆家这种在江东势大根深的家族,才能无声无息地做到引爆必然会被重重看管的弹药库。  吕蒙安静地旁听了片刻,突然站了起来。  “陛下,臣知道东关之败的隐情。”  孙权愣了一下,看向吕蒙。  “隐情?”  吕蒙和孙权目光相对,心平气和地开口道:  “东关弹药库突然爆炸,并非是将士们看护不力,而是有人故意埋伏了内应将其引爆。”  孙权顿时大怒,双目中闪过一丝杀机。  “谁?”  吕蒙伸手一指陆逊。  “便是陆伯言。”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杜充带着岳飞等部下兴高采烈地南下时,在更加北边的淮河一线,战争已经打响了。】  镜头中,出现了一座城池。  楚州(淮安)。  一支金军包围了此地,为首的金军将领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极为儒雅的完颜挞懒。  完颜挞懒注视着面前的楚州城,悠悠地开口。  “秦桧。”  一旁的秦桧赶忙上前。  “奴才在。”  完颜挞懒咳嗽一声,道:  “这一次陛下让我领兵,唉,你也知道我的性格和宗翰那些粗人不一样,动不动打打杀杀也没什么意思。”  秦桧忙道:  “主子所言极是,主子向来宅心仁厚,奴才的经历就是明证。”  “不知主子想要奴才怎么效劳呢?”  完颜挞懒赞许地看了一眼秦桧,道:  “你之前不是什么大宋的御史中丞吗?好像也是个和宰相差不多的高官了。”  “这样吧,你写一封信给城里的知府,让他们献城投降,主子我自然会饶他们一条狗命。”  “嗯,只需要拿走他们所有的财物、粮食以及一千名女子就行。”  秦桧忙道:  “主子实在是太仁慈了,奴才马上就起草劝降书,想来城里的那些宋人早就已经被主子的英姿所折服,见到劝降书之后必然大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大金王师了。”  很快的,一封由秦桧亲笔起草的劝降书就送到了城里楚州知府赵立的手中。  赵立大宋皇族旁支,由于不在当今皇帝五服之内,所以是通过太学入仕的方式,一步步做到现在的位置。  他今年四十二岁,脸庞方正,颌下留着一抹漂亮的胡须,为人严肃而不苟言笑,但处事极为分明,一直以来都得到城中百姓的敬服。  赵立看着这份劝降书,不由发出一声冷笑。  “这个秦桧,之前亏他还是大宋高官,如今竟然做了金人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