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此刻急需功劳。 若能灭掉吴国,太子之位板上钉钉,曹植再也不可能对曹丕造成任何威胁。 这种时候贾诩居然提出要议和,曹丕又怎么可能不急眼呢? 曹操见状大为不满,瞪了曹丕一眼。 “朕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听贾丞相把话说完,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 曹丕被曹操这一骂,浑身上下一个激灵,回过神来赶忙朝着贾诩致歉。 贾诩呵呵一笑,道: “太子殿下也是为了大魏好,老臣自不可能有什么怨言。” 曹植在一旁闻言,不由腹诽一句。 “毒士”贾诩之名早就传遍天下了。 你说你没怨言就没怨言? 嗯,最好让曹丕惹怒你,你再用个毒计不知不觉坑死他,妙哉! 曹植想到这里,双目不由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夺嫡思路。 贾诩此刻已经开口道: “陛下,臣其实还是之前的思路。” “其一,蜀国不可能坐视我们灭亡吴国,若是当真以倾国之师去取建康,无论关中还是中原都会面临蜀国巨大的威胁。” “其二,大魏此次出兵的真正目标是迫使东吴妥协,让大魏在海外能有一块立足之地。眼下挟东关大胜威逼建康之势已经可以迫使东吴主动议和停战,乃是上策。” “文和思虑不周,还请陛下斧正。” 曹操闻言,露出笑容道: “文和啊,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时候过于谦虚了。” “以前嘛,大魏朝堂之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世家盘踞,你低调自保也很正常。” “如今大魏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大魏了,你又何须如此呢?” 说完,曹操又瞪了一眼曹丕,喝道: “听到了吗?文和这才是老成谋国的意见,你不要整天就知道冲动,都多大岁数了,这种样子将来怎么当大魏皇帝?” 曹丕被曹操一番痛骂弄得汗流浃背,只能连连应是。 曹植看到这里,眼神更亮了。 对,就是这样。 快,快恨上贾诩。 尽情的痛恨贾诩,然后被贾诩给打败吧,愚蠢的哥哥! 便在此时,一阵脚步声响起,随后是一个急促的禀报。 “陛下,张辽大将军派八百里加急前来禀报,东吴方面已经派出使者表示愿意和谈!” 曹操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好你个孙鼠辈,还不是被朕玩弄于掌心!”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张浚被罢相之后,赵鼎重新回归左相之位。】 【但张浚的罢相余波依旧还在大宋朝廷内部不断激荡着。】 【许多主战派大臣因为这次很有希望的北伐被张浚搅黄了,对张浚极为痛恨,在张浚去职之后依旧上奏章弹劾,要求严惩张浚。】 赵构看着面前一大堆的奏折,也是大为吃惊。 “这个张浚,竟然如此不得人心吗?” 一旁的秦桧忙道: “张相公当初是有些专横,臣之前和张相公共事,大小事情皆需禀报张相公之后才能决断,否则便会被斥责。” 论到落井下石这方面,秦桧可绝对不会落后于人。 赵构有些疑惑的看着秦桧道: “张浚如此跋扈,为何爱卿之前不当面禀明呢?” 秦桧闻言不由一声干笑,道: “张浚善于蒙蔽众人,臣当时也是被他蒙蔽,误以为张浚一心为公。” “如今细细想来,才发现张浚的不对之处。” 赵构嗯了一声,抚须沉吟片刻,在面前的奏章上批示。 “张浚误朕极多,谪授散官,安置岭南。” 秦桧见状,不由松了一口气。 张浚在被罢相之后的言行,显然已经看穿了秦桧的真面目。 秦桧心虚之下,自然是巴不得张浚赶紧去死。 大宋的岭南可不是后世那种繁华之地,而是充满了烟瘴的湿热之地。 流放岭南是大宋对士大夫第二等的酷刑,而第一等的酷刑自然便是流放琼州岛。 张浚,你赶紧去死吧! 带着愉快的心情,秦桧将这份赵构批示的弹劾奏折拿回政事堂,交给了左相赵鼎。 政事堂是大宋的国务最高执行机构,皇帝的圣旨都需要由政事堂宰相们审核通过,然后才能下发对应机构执行。 当然,政事堂若是觉得皇帝的某个批示不妥,也是可以发还皇帝,让皇帝继续考虑的。 在秦桧想来,赵鼎上一次罢相就是因为张浚的排挤,封还奏折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秦桧没想到的是,赵鼎看完赵构的批示之后,反而皱起了眉头。 “张浚对朝廷还是有功劳的,陛下如此处置,恐怕不妥啊。” “啊?”秦桧愣住了。 他是真没想到,赵鼎听起来竟然是想要给张浚说话的? 赵鼎看了一眼秦桧,诚恳道: “秦相公,你我当年罢相无非就是出任闲职,如今若是把张浚流放岭南,将来你我前途也是难料啊。” “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觉得如何?” 秦桧心中念头急转,几秒钟后开口道: “赵相公胸怀宽广,真真是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让秦某自愧不如啊。” “那咱们就召集其他宰相们,明日面见陛下,痛陈利弊吧。” 赵鼎露出笑容,称赞道: “秦相公所言极是,那咱们就这么办吧。”等秦桧离开之后,赵鼎自言自语。 “之前朝堂中总有人说秦桧是个奸人,看来是有些误会他了。” 【秦桧在赵鼎复相之后,依旧按照之前对待张浚的态度竭力奉迎。】 【凭借着在金国时修炼出来的溜须拍马之术,秦桧短短时间内就成功的改变了赵鼎对其的负面看法,转而将
第585章 秦桧地位稳固,宋金转向议和,司马懿惨遭雷劈(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