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赵构一心求和让赵鼎都傻眼了,赵匡胤正式确立新制度!(3 / 3)

加强!”  群臣齐齐点头。  就连一直以来都对武将没好感的许多文官,也认同了这个看法。  实在是赵构这一路过来的历程,太屈辱了!  又不是每个文人都没有血性。  正常的华夏人,读历史上的辉煌事迹越多,就越接受不了赵构这个屈辱的大宋。  是,赵构确实是后代大宋,不是现在的大宋。  可他们难道希望子孙们生活在那样的大宋吗?  一个只能卑微求和,一个有血性的臣子会被疯狂打压的年代?  答案当然是——不。  没有人愿意让子孙后代生活在那样的大宋之中。  那就必须改。  从现在开始改。  大宋必须要拥有一支足够强悍的军队。  必须要让这个世界的所有国家都臣服在大宋的脚下。  赵匡胤露出满意的表情,道:  “从今往后,节度使重掌兵权。”  “每个节度使的任期不得超过五年,五年后必须调动。”  “大宋宰相职位定额为六人。左相、右相、枢密使为正宰相,再设一名参知政事、两名枢密副使为副宰相。”  “政事堂更名为军机处,所有宰相均兼任大宋军机处军机大臣,轮班向朕禀报军国大事。”  “另设立十二名军机处参事,参事负责协助宰相处理事务,每名宰相领两名参事,参事应兼三省长官职务。”  “枢密院和三省同级,负责天下兵马演练,作战。”  “兵部依旧受三省领导,负责会同枢密院协商将领调动,以及后勤事宜。”  “禁军除留十万人守卫京师外,其余应该轮番卫戍边疆,取代边军职责。”  “边军全部撤销,并入禁军之列进行重新整编。”  “厢军不再常设,若逢灾年可以由当地三司使禀明朝廷,临时设置。”  “最长以三年为期,灾情稳定之后便可遣散厢军士兵,择其优秀者加入禁军,其余发还家乡。”  …  听着赵匡胤有条有理的一番长篇大论,在场的诸多大臣们心中也是震动。  就这一连串的东西,显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出来的,必然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  赵匡胤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只不过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公布出来。  这就是大宋开国皇帝的能力!  这些规定也和之前的有所不同。  但这也很正常。  毕竟大宋立国这些年,许多规章制度也经常产生变化。  尤其是在金幕出现后,各种大大小小的变化在大宋更是习以为常。  几乎每一部视频看完,大宋内部都会产生一些变动。  有些是涉及到比较具体的某个大行业,比如商业经济。  也有些是涉及到整个国家总体,就好像今天的军队改革。  众人对视一眼,齐声道:  “陛下圣明!”  就连沈义伦这样的宰相也没有反对。  在赵普离职之后,又有两名宰相“被离职”。  如今大宋政事堂之中,只剩下沈义伦和薛居正两位文官,再加上杨业一个武将。  可如今大宋疆域比开国时扩张了何止十倍?  杨业主要负责的还是军队方面,内政事实上只有沈义伦和薛居正两个人。  两个人处理这么多事务,就算是三四十岁的盛年男子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沈义伦和薛居正都是五六十岁的老者。  眼下宰相能再加一个,还有军机处参事帮忙处理事务。  简直就是再好不过了。  这一次赵匡胤对军机处的设计,也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大宋的国情,没有简单粗暴的照搬大清。  对士大夫的利益并未全部剥夺,甚至还保留了兵部的权力,来让士大夫能制衡军方。  这已经是对士大夫们而言最好的方式了。  在看完靖康之变,以及现在的赵构视频后。  士大夫阶层之中的许多有识之士也意识到,完全让文官士大夫掌控军政是不可行的。  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专业的人来做。  否则,看看赵构就知道会让国家变成什么鬼样了。  故而在沈义伦、薛居正为首的宰相们赞同下,这一次大宋的大规模改革细化,也是轰轰烈烈的再度展开。  赵匡胤见得到通过,也是长出一口气,露出笑容。  历史就是历史,发生了就没有办法改变。  但至少,朕可以改变现在!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cdn.y13398281206/apk/aidufree.apk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爱读免费小说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 爱读免费小说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