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精忠报国,报的是大宋,忠的也是大宋,而不是某几个人,懂吗?” 岳云沉默片刻,轻轻点头。 “孩儿受教了。” 岳飞吐出一口气,将奏折封好,有些出神地看着北方的天空,好一会才轻声道: “若不是无可奈何,谁又愿意闹到现在这种地步呢?” “有些事情,就算大家都不高兴,还是要去做的。” 另外一边,韩世忠的节度使官衙中。 “嗯,岳飞一边刻意拖慢行程,一边不停向朝廷上奏章,而且都被发还?” 听完了心腹的禀报之后,韩世忠沉吟良久,对着面前的幕僚开口道: “等岳飞抵达行在之后,本官再从楚州出发。” 韩世忠的官衙楚州,在被召集的三路大将之中,离行在临安府是最近的。 在场的幕僚们闻言,表情各异。 一名幕僚忍不住道: “大帅,那岳飞自己不想干就不想干了,您何必要替他分担呢?” 另外一名幕僚也道: “大帅早日前往行在去见陛下,或许还能说服陛下回心转意继续北伐。” “可若是跟岳飞共进退的话,陛下恐怕就不会听您的话了。” 韩世忠笑了笑,淡然道: “你们说的话,本官又如何不知道呢?” “但眼下,正是需要四大将同气连枝的时候。” 韩世忠看了一眼众人,道: “朝廷之中的风声已经放出来了,议和过后,朝廷就要对剩余的四大将下手。” “无论是为了保住北伐的希望,还是为了自保,老夫都必须要在这件事情上和岳飞统一战线。” “呵呵,别说是老夫和吴玠了,就算是张俊那个滑头,现在不也借故停留在距离金国最近的地方,借口什么巡视防务?” “事关每一位大将和每一支边军的利益,这种时候不支持岳飞,就等于是自缚双臂向朝廷请降,懂了吗?” 【岳飞的行动,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其他三位大将的默认和支持。】 【路途遥远并未得到旨意前往临安的吴玠,几乎每隔三天就上奏朝廷一次,要求北伐。】 【同样受召的韩世忠和张俊则以各种理由滞留防区,迟迟不动身前往临安。】 【这一切让临安城中知晓内情的大宋高层们内心中也颇为不安,暗流涌动。】 赵构非常生气,在临时行宫之中拍了桌子。 “他们这些大将们都在想什么?” “他们这是在逼朕!” “朕是大宋皇帝,他们凭什么这么对朕!” 赵构气坏了。 原本以为只不过是一个岳飞的乱来。 可没想到,四位大将的步调竟然如此一致! 就连平时对朝廷俯首帖耳的张俊也不例外。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最坏的情况下,四位大将之中很可能会再出现一个,甚至更多个郦琼。 郦琼作为一个副将都能把刘光世的五万多人带走四万多。 这要是真正的大将们反叛,结果不堪设想。 赵鼎脸色同样也是非常难看,但只能开口道: “陛下,以大局为重,眼下还是以安抚边将为主。” “等到和议完成之后,再行处置这些军头也不迟。” 秦桧看了看赵鼎,又看了看赵构,也开口道: “陛下,臣也觉得赵相公所言颇为有理。” 按照秦桧的内心,他肯定是巴不得赵构立马下令弄死岳飞韩世忠吴玠这些大宋抗战中坚的。 但经历过一次罢相后,秦桧现在也成熟许多。 总之,凡事先推赵鼎出去背锅。 反正赵鼎现在也和大将们是对抗态势。 赵鼎若是成了,秦桧大可以找其他办法收拾赵鼎,坐收其成。 赵鼎若是被大将们的反扑击垮,那秦桧作为右相也是最理所当然接替左相的人选。 上一次张浚的位置没接到,总不可能这次赵鼎的位置也接不到吧? 秦桧嘴角微微扯动,露出一丝笑意。 现在的秦桧,可是非常有耐心的!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棣不由皱起眉头。 “这个秦桧是真恶心人啊,难怪会变成史书有名的大汉奸!” “话说,后面是个什么情况?”朱棣一边吐槽,一边将视线转向朱高炽。 然后朱棣就挨了朱元璋一脚。 “让你不好好看宋史!” 以朱元璋的年纪,这一脚自然对朱棣的身体造不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但朱棣还是故意踉跄了两步,捂住了臀部。 “哎呀,父皇,疼死儿臣了,饶命啊。” 朱元璋没好气地翻了一个白眼,道: “朱老四,你最近的演技是越来越差了。” 朱棣嬉皮笑脸地凑了上来,道: “父皇,主要是宋史看着太恶心人了,真看不下去啊。” 朱元璋没好气地说道: “还没让你看晋书和南北朝史呢,宋史都嫌恶心,看那两个怕不是给你恶心死了。” 朱棣一拍大腿,道: “对啊,西晋才是最恶心人的。” “话说,好像已经很久没见到司马懿那条老狗了?” “不会是这条老狗看不下去,被老天爷收了吧,那可再好不过了。”朱高炽若有所思地开口: “之前好像金幕出手惩罚过一次司马懿,而且根据金幕的提示,西晋可能是有一次大危机了。” 朱棣咦了一声,好奇道: “还有这种好事?俺怎么都没听说过?” 朱元璋没好气地开口道: “你但凡跑去聚众飙车的时间少一点,看金幕的时间多一点,你都能看得到!” 朱棣顿时讪讪,马上又嬉皮笑脸地凑了上去,道: “父皇您有所不知,我这不也是在学习金幕思想吗。” “最近儿臣心中隐约
第591章 长平地位动摇,岳飞四大将联手施压朝廷,朱棣的“妙计”(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