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岳飞当场打脸赵构,君臣嫌隙无法挽回,大清沙俄签订条约(2 / 3)

失地的大将,军事才能远在韩世忠之上。  但在赵构被兀术追的上天无门入地无路只能逃到海上的至暗时刻,是韩世忠带着八千残兵奋起反击,吹响了黄天荡之战的号角。  黄天荡之战让兀术险死还生狼狈而逃,极大地激励了屡战屡败的大宋军民,是宋金战争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作为黄天荡一战的亲历者,岳飞对韩世忠的敬意发自内心。  韩世忠闻言,叹了一口气,看着小十三岁的岳飞,迟疑了一下之后还是开口道:  “鹏举啊,老夫倚老卖老,劝你几句。”  “你北伐心切,老夫可以理解。”  “但你多多少少也要给陛下和朝廷一点面子,咱们毕竟是臣子,不能总让陛下那边下不来台。”  “以后也别老动不动就辞职,好好发展你的岳家军。”  岳飞沉默不语。  韩世忠继续语重心长的开口道:  “鹏举,你年轻,来日方长。”  “总算朝廷不愿意北伐,金人欲壑难填,迟早还是要南下的。”  “到时候你打几个大胜仗,多杀个几万金人。有事实放在眼前,陛下难道还能不同意你北伐吗?没有哪个皇帝会嫌自己领土多的。”  “过刚易折,你要尽量保证陛下对你的信任,将来才能更好的北伐,明白吗?”  韩世忠拍了拍岳飞的肩膀,道:  “老夫能力不足,大宋将来北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  “忍耐,是为了更好的爆发。”  “韩信当年若是忍不了胯下之辱,又哪来的大汉兵仙?”  “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误了将来北伐的大好时机!”  岳飞深吸一口气,轻声道:  “韩大人教诲得是,鹏举明白了。”  韩世忠仔细地看了几眼岳飞,总感觉岳飞只是表面上答应,内心之中并不认同这番话。  但韩世忠也清楚,话只能说到这个份上。  再说下去,恐怕两人之间就会翻脸吵起来了。  他也只能叹息一声,揽住岳飞的肩膀。  “好了,难得回临安一趟。走,带上岳云那小子,去老夫家里喝酒!”  大殿之中,赵构脸色阴沉。  “哼,这岳飞和韩世忠,还是贼心不死,就知道要北伐!”  “还好,张俊是一个知进退的人。”  “看来,将来还是要更多倚仗张俊,余者不足为论!”  赵构呼出一口气,随后又对着左右吩咐道:  “去把秦桧叫来,朕要问一下他,新宫殿的修建进程如何了。”  说话时,赵构表情颇为期待。  议和马上就要成功,赵构也终于可以好好地享受皇帝的美好生活了。  【三大将朝见之后很快就返回了各自的战区。】  【但此刻的岳飞已经从曾经赵构最信任的大将,变成了一个议和路上极其碍眼的绊脚石。】  【只是赵构并没想到,烦心事情依旧是一件接着一件。】  画面中,左相赵鼎来到了赵构面前。  “陛下春秋正盛,但也已经在位十余年。”  “当立储君,以安群臣之心。”  历朝历代,哪个皇帝在位十多年后还没有立储,大臣们肯定都是要进谏的。  赵鼎作为群臣之首,要求立储也是理所当然。  但赵构听完这番话之后,却直接变脸。  “卿家,现在可不是立储的时候!”  之前兀术南下,扬州之乱加上海上逃亡,让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  更早前生的唯一一个儿子,又在三岁的时候暴毙了。  如今赵构除了被掳掠在北方的女儿之外,是没有任何子嗣的。  这种情况下赵鼎提议立储,简直就是在戳赵构的心窝啊。  赵鼎显然已经料到赵构会有这样的反应,但依旧还是进谏道:  “陛下,若不立储,臣民心中不安,还望陛下早作打算。”  “汴京皇族虽大多被掳掠北上,但大宋各地还是有许多太宗子嗣的。”  “陛下若是应允,臣这就会同其他宰执一同商议考察……”  赵构听到这里,终于忍无可忍地打断了赵鼎:  “朕说了,现在还不是立储的时候。”  “此事到此为止,不必再议了!”  赵鼎无奈,只能转身离开。  赵构看着赵鼎的背影,心中大为恼怒,咒骂不已。  “朕才三十来岁,这狗才怎么就一副朕这辈子都生不出儿子的模样!”  “朕一定能生儿子,一定能!”  看到这里,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轻蔑一笑。  “真是个废物啊,连儿子都生不出来,呵呵。”  胤禛和弘历也都露出不屑的表情。  一个男人,竟然连传宗接代都做不到。  这不是纯纯的废物是什么?  胤禛思索片刻,开口道:  “大宋的皇帝们好像都是这样,好几个皇帝在子嗣方面都有问题。”  弘历立刻回想起最近连夜翻看的宋史,道:  “宋仁宗赵祯!”  赵祯生了总共三个儿子,但全都死在了他前头。  甚至还搞出了传说中的“狸猫换太子”传言。  最后赵祯无可奈何,只能将挑选出来的皇族子弟赵忠实过继为儿子并立为储君,继承大统。  先有赵祯,现在又有赵构。不得不说,大宋这些生不出儿子的皇帝,都挺有名的。  康熙呵呵一笑,淡然道:  “多子多福,宋朝得国不正,明显就是无福之朝代。”  在生儿子这方面,康熙是非常有心得的。  康熙一辈子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出生,其中十一个在幼年时夭折,二十四个儿子成年被列入族谱排序。  就算只看成年的儿子,二十四个也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胤禛闻言笑道:  “父皇和大清自然是有福的,这点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