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为跟金国苟和,赵构秦桧谋害岳飞,李世民破防大骂(1 / 6)

过了好一会,杨勇才开口道:  “儿臣觉得,岳飞恐怕是不会按照父皇您的这种方式去做的。”  隋文帝呵呵一笑,点头道:  “那是自然。朕和岳飞原本就是两种人。”  “坦白说,如果朕穿越到了岳飞身上,那么朕就不可能撤军,而是继续北伐,渡过黄河追击兀术。”  “啊?”杨勇大为震惊,不敢置信地看着隋文帝。  “父皇,您刚刚还说要忍耐的。”  隋文帝笑道:  “此一时彼一时也,傻孩子。”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岳飞当时不理睬赵构的十二道金牌继续北伐,会发生什么事情?”  说着,隋文帝看了面前的群臣一眼。  “诸位卿家也可以参与讨论,帮助勇儿集思广益。”  于是,诸多隋朝大臣们自然也加入了热火朝天的讨论中。  经过激烈的相互反驳和分析,大致的思路基本成型。  岳飞执意拒绝朝廷的命令北伐,肯定会在知情的岳家军高层内部引发一定程度的动荡。  以岳飞平日的威望,这种动荡不太可能会对岳家军造成太大的困扰,岳家军的整体实力和听命程度都不会下降。  那么接着就是岳飞占领汴京,渡河追击兀术。  抵达河北之后,有多路义军的帮助和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岳家军定然能势如破竹地收复河北大片地区,直指金国中都。  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国两淮、关中地区的兵马肯定是要进行撤退收缩的。  中路都被打穿,马上岳家军都要捅到老家去了,两翼不收缩,难道等死?  伴随着两翼金军的收缩,无论是东边的韩世忠、张俊、刘琦,又或者是西边的吴璘等人,必然都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功劳。  就算他们不愿意和金军交战,也一定会顺势北上,收复那些被金军放弃的城池。  那么,整个黄河以南就有很大可能性,不费吹灰之力落入宋朝的手中。  此时,岳飞就必然成为宋朝的大功臣。  但也会成为赵构和秦桧的眼中钉肉中刺!  赵构和秦桧一方面会捏着鼻子承认岳飞北伐的功绩,另外一方面也必然会想方设法把停止战争,把岳飞调回临安进行处置。  有十万岳家军护身的岳飞,肯定是谁也处置不了的。  但到这里,岳飞的情况就非常危险了。  他一方面是功高震主的大英雄,另外一方面因为违背命令是赵构秦桧的必杀目标。  该怎么办?  众人讨论半天,提出许多种可能性,都被相互否定掉了。  隋文帝笑呵呵地听着众人讨论,突然开口提示了一句:  “各位,别忘了在金国那边,还有一个大宋皇帝活着呢!”  众人闻言,先是身体一震,随后顿时都明白了过来。  宋钦宗还活着!  杨勇思绪前所未有地活跃,脑海中一个计划立刻成型。  “岳飞收复河北之后,应该马不停蹄继续追击,直接杀到金国中都。”  “要么灭掉金国,要么就逼迫金国交出宋钦宗然后讲和。”  “在获得宋钦宗之后,岳飞可以立刻率领十万岳家军护送宋钦宗南下前往临安府。”  “有宋钦宗这个正牌皇帝在手,岳飞就拥有了和赵构、秦桧等人博弈的筹码。”  “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岳飞直接护送宋钦宗抵达汴京重登皇位,让赵构秦桧前来觐见。”  “一旦赵构秦桧不愿意承认宋钦宗重登帝位,岳飞立刻领兵南下临安征讨赵构、秦桧两个逆贼!”  “宋钦宗的正统加上岳飞民族英雄的身份,还有岳家军天下无双的战斗力,绝对能轻松拿下赵构、秦桧!”  “在那之后,岳飞就是大宋的曹操,想忠于大宋就忠,不想就能改朝换代!”  隋文帝听着杨勇这一连串的话,脸上露出了微笑。  “不错,勇儿,你终于误了。”  旋即,隋文帝又感慨道:  “岳飞还是被精忠报国这四个字给迷了眼睛啊。”  “赵构这种皇帝,有什么效忠的必要?”  “该换就换,这样才是真正对得起大宋,对得起华夏老百姓的大好事!”  说到这里,隋文帝又摇了摇头。  在这种时代,大部分人的心中还都是“忠君报国”的理念。  事实上,忠君是必须的吗?  没必要。  只要忠于华夏,只要能让华夏文明继续发展,继续强盛。  改朝换代,又有何不可?  皇帝什么时候没有?  华夏文明,才是真正的唯一!  可惜,可惜。  这就是岳飞的局限性啊。  隋文帝一边感慨,一边继续注视着金幕: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岳飞虽然阻止了韩世忠的死亡,但有些事情他依旧是无法阻止的。】  海州城外。  岳飞震惊地看着面前的张俊。  “张大人,你为何要拆毁海州城?”  张俊看了一眼岳飞,面无表情地开口道:  “这是陛下的旨意!”  海州、楚州这些地方,都位于淮河以北。  由于杜充决黄河导致黄河夺淮,现在应该说是黄河以北。  明面上的理由,是这些城池在黄河以北属于孤城,不利于防守。  但张俊知道赵构和秦桧的真正意思。  那对君臣已经打算完全放弃淮河以北的所有地区,就以淮河为界,和金国苟和。  岳飞非常愤怒,据理力争。  “区区一条大河,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大宋的防守屏障。”  “金军连长江都能南渡,这大河又算什么?”  “在大河以北建立诸多据点,才是最有效的防守方式。”  “况且弃守楚州,拆毁海州,将来大宋还怎么北伐?”  然而岳飞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