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赵构又想跑,朱棣雄心勃勃的西征计划!(1 / 6)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什么,完颜亮已经进逼到长江北岸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临安府皇宫之中的赵构直接呆滞。  下一秒钟,赵构心中立刻涌起了想要逃跑的念头。  此刻,临安府中,已经是哀声一片。  对于逃跑非常有经验的南宋临安府臣民们,在这种时候极为默契地选择了第一时间逃命。  陈康伯站在赵构的面前,非常气愤地开口道:  “陛下,如今只不过是小小挫折,怎么能轻易言退呢?”  “臣虽老迈,也愿意随陛下亲征杀敌!”  赵构看着陈康伯,嘴唇动了一下,却没有开口说话。  你愿意随朕亲征不假,但朕特么不愿意亲征啊!  陈康伯见赵构不说话,又开口道:  “陛下,如今应该立刻紧闭临安府所有城门,严禁众人逃离!”  赵构默然片刻,叹了一口气。  “罢了,当年在扬州府……”  “唉,朕每每思之,都后悔为何不让扬州府臣民先撤,导致金军害死了那么多扬州臣民之性命。”  “如今临安也是如此,朕又何忍为之。”  陈康伯闻言,也是无言以对。  陈康伯暂时离开后,赵构又马上找来了杨沂中。  此刻,距离杨沂中刚刚被罢免还没有几个月呢。  赵构在面临危机时,终究还是更加信任杨沂中这样的老人。  杨沂中想了想,却并没有立刻提出逃离临安的建议。  原因嘛,也很简单。  杨沂中在临安之中的财富实在是太多了,仓促间压根就没有办法全部运送出去。  而且杨沂中毕竟是经历过多次北伐的人,他心中并不如何相信金军还有这个能力攻克临安府。  故而杨沂中宽慰了赵构一番。  “陛下放心,敌虏虽然占据了江北,但如今从建康府到镇江,大宋足足数十万兵马,有何惧之?”  “我军或许进攻不足,但防守却足以挡住金人了。”  赵构闻言,心情稍微安定了一点。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禀报。  “皇子殿下觐见!”  很快,前不久才被赵构正式颁布旨意,承认为大宋皇子并册封为建王的赵伯琮就快步走了进来。  “父皇,如今战局危急,还请父皇亲征建康。”  “只要父皇亲至,定能如当年澶州一般,击退金虏!”  听着赵伯琮的话,赵构心中极其无语。  当年赵构的祖宗宋真宗,那可是差点就在澶州尿了裤子。  赵构对金人避之不及,又怎么可能亲自去建康府,和江北的完颜亮面对面呢?  他要有这种勇气,早都支持岳飞打到黄龙府了!  赵构哼了一声,颇为不快地开口道:  “此乃国家大事,可不是你一个从小在深宫里的孩子能决定的。”  赵伯琮心中气愤不已,正色道:  “若父皇不弃,儿臣愿意率军为前驱!”  这句话一说出来,赵构脸色顿时大变。  这小子,竟然在这种关键时刻提出要掌兵?  他想干什么?  是不是想要来一场黄桥兵变,龙袍加身?  赵构愤怒之下,差点就当场下令把赵伯琮乱棍打出去。  但好在,杨沂中的存在让赵构为了面子而保持住了理智,只是非常冷淡地开口道:  “无需多言,下去吧。”  赵伯琮无可奈何,只能极为郁闷的离开。  等赵伯琮离开后,赵构又将重心转回到眼前的战局上。  臭小子什么时候都可以处置,还是要搞定面前的危机最重要!  赵构当机立断,对着杨沂中开口说道:  “爱卿,你赶紧去和陈康伯等宰相们商量一下,务必要弄出一个章程来!”  杨沂中刚刚亲眼目睹了父子两的一场吵架,此刻也是如坐针毡唯恐被波及,闻言自然快步离去。  赵伯琮非常郁闷地回到了自己的建王府。  刚坐了没一会,就看到一名中年文士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赵伯琮露出惊讶的表情:  “史浩先生,您不是告病在家,怎么来了?”  史浩是建王府直讲,负责教授赵伯琮历史、政治等方面的课程。  此刻的史浩脸上还带着病容,表情却颇为焦急。  “殿下刚刚是不是去了宫中,向陛下主动请战,要求率领先锋为前驱?”  赵伯琮嗯了一声,非常不高兴地说道:  “父皇居然完全没把我的话当回事,直接就把我赶走了!”  史浩一跺脚,道:  “殿下,臣才两天不在王府,却如何做出这等祸事!”  “啊?”赵伯琮愣住了。  这位建王殿下今年虽已经三十五岁,但他正如赵构所言,久在深宫之中居住,且之前也没有参与朝政的经历。  对某些人心的门门道道,已过而立之年的赵伯琮其实并不清楚。  史浩正色道:  “殿下如今乃是陛下唯一的皇子,天下人皆以殿下为太子。”  “危难之际,太子将兵,乃是下下策!”  “不但不能父子同舟共济,反而会使父子相疑甚矣!”  “殿下难道忘记了黄桥?”  赵伯琮瞪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置信:  “怎么可能?我对父皇并无此意!”  史浩一跺脚,急道:  “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当年唐玄宗是如何杀的杨贵妃,旁人不知,难道殿下还不知?”  “实乃时任太子肃宗领兵相逼也!”  “肃宗此举,不过早得天子之位数年,却被后世千年咒骂为不忠不孝之人,殿下难道也想要步肃宗后尘?”  “更何况,当今陛下经历过苗刘兵变,国朝又以黄桥之事开国,陛下对此事之忌讳,远超常人!”  “殿下此举,不但不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