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刘恒的苟命大法和权术手腕,金幕一句话彻底让刘邦放心!(2 / 3)

为就任天王之像,可将家族的伟业光大发扬,如夏启延续夏禹一般。”

刘恒又惊又喜,道:

“天王?寡人都已经是诸侯王了,又怎么还能当王?”

卦师正色道:

“天王即是天子,须比诸侯王高一级。”

“这便是所有卦象的启示了,大王。”

【在得到了卜卦顺利的结论之后,刘恒终于率领着队伍出发了。】

但如果以为一次卜卦就能让刘恒完全放弃苟的性格,那就是大错特错!

刘恒在出发之后,依旧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他直接把代国能调动的军队都带上了。

刚刚出发,刘恒就立刻让自家舅舅薄昭去长安探听情报。

到了河东郡的时候,刘恒刻意在黄河渡口停留了两天。

直到薄昭亲自渡河过来,向刘恒禀报情况。

“臣见到了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等人,也观察到长安城中一切正常,大王。”

“臣觉得之前的卦象和情报应该都是可靠的。”

刘恒这才放心,然后渡过黄河,进入关中。

这就完了?

也没有。

在距离长安还有五十里地的时候,刘恒又一次让大队人马缓缓前行,派出中尉宋昌飞马疾驰,先行抵达长安。

宋昌抵达长安城外的渭桥,除了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之外,长安城中所有的文武官员都出现在宋昌面前。

看到这种阵仗,宋昌心中再无疑虑,立刻派人前去通知刘恒。

终于,在众人望眼欲穿的等待下,刘恒的马车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中。

而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在得知消息后,自然也来到了渭桥。

陈平注视着逐渐靠近的刘恒马车,忍不住笑了一声。

“咱们这位代王殿下,还真是小心谨慎啊。”

周勃点了点头,道:

“谨慎一些也好,至少他不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在场的功臣集团们所乐见的。

一个谨慎的皇帝,做事情肯定都会三思而后行,不会破坏规矩。

讲规矩的皇帝,哪个臣子不喜欢?

更何况是如今事实上占据了大汉政坛支配力量的功臣集团阶层,他们本身就不愿意看到这种有利于自己的秩序被改变。

在众人的等候中,马车抵达,刘恒走下马车。

在陈平、周勃两位大佬的率领下,群臣对着刘恒下跪。

“见过大汉天子,皇帝陛下!”

刘恒正色,束手回礼。

“恒见过诸位公卿。”

周勃站了起来,想要靠近刘恒,却被一旁的代国中尉宋昌拦下。

周勃忙道:

“宋大人,老夫有机密启禀陛下,还请容老夫和陛下商谈片刻。”

宋昌迟疑了一下,看了一眼刘恒。

刘恒微微摇头。

宋昌正色道:

“若为公事,请太尉于众人面前言之,皆无不可。”

“若私事,王者无私。”

周勃愣了一下,随后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样事物,双手递上。

“此为大汉传国玉玺,特进献于陛下。”

看到这里,大汉世界中,刘邦再度露出欣赏表情,心中大感满意。

“恒儿,你做得不错!”

萧何也是微微点头。

周勃这个动作,和刘恒的回应,看似平平无奇,内里却蕴含深意!

简单地说,若是刘恒答应给周勃私人空间,那周勃单独献上玉玺给刘恒,这大功劳就是周勃的。

反之如视频那般,周勃当众献上玉玺,那么周勃就仅仅是文武百官的代表,功劳是所有文武百官的。

这里面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功劳如果是周勃自己的,周勃就等于有了免死金牌,直通丞相大位。

这样的话,就在场的右丞相陈平怎么想?文武百官怎么想?

大家一起商量迎立你刘恒当皇帝,你一上来就把天大的功劳给周勃,这对在场其他人公平吗?

刘恒作为一个在长安毫无根基的诸侯王,还没当上皇帝就给文武百官这种坏印象,这皇帝还能好好当下去吗?

刘恒拒绝了周勃的“私事”,以“公事”的身份接受玉玺,意味着文武百官全都是有功之臣,意味着刘恒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文武百官。

这就是老祖宗们常说的一个成语——见微知着!

只是这么一个举动,这么第一次见面的小事,刘恒已经给了所有文武百官一个极好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刘恒在位期间,依旧秉持着黄老学派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的治国思想。】

【他牢牢地把持住了皇权,并没有被功臣集团架空成傀儡,还对许多想要挑战帝王权威的功臣、诸侯王进行了教训和打压,是一个真正有名有权的皇帝。】

【西汉王朝在他的统治期间,摆脱了因为吕后执政时各种内部斗争的混乱,政治清明,许多苛刻的法律被废除,人口、田亩数量和粮食产量都不断增加,国力迅速恢复。】

【对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