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刘启人生中最惨痛的一课,刘邦给孙子出气!(4 / 6)

给你颜面了!”

“为了区区一个晁错,你难道连皇位都不要了吗!”

刘启身体摇摇欲坠,脸色煞白,完全说不出话。

窦漪房深吸一口气,冷冷开口:

“老妇已经让窦婴带着袁盎入宫了,你应该知道袁盎是代表谁来的。”

“去见一见袁盎,做出你的决定吧。”

镜头一转,刘启坐在皇位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袁盎。

袁盎曾经奉西汉朝廷指派当过一段时间的吴国丞相,对吴国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位臣子也并不在意刘启的冷淡态度,躬身道: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杀了晁错,才能表明陛下不愿意和刘姓宗亲开战的决心,争取大义。”

“若是晁错死后,刘濞等人依旧进军,就足以证明刘濞等人就是为了造反篡位。”

“届时,天下臣民都看清了刘濞等人的真面目,一定都会团结起来,帮助陛下迅速平定这场叛乱的!”

刘启脸颊明显抽搐了一下。

这些家伙……

明明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借着这次机会逼迫朕自毁长城,停止用儒法取代黄老的改革。

居然还特地给朕找了这么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呵呵,以为朕这样就会感激他们了?

刘启袖子中的拳头,握得紧紧的。

他恨不得立刻让人杀了面前的袁盎,然后再把陶青、周亚夫那些功臣集团的领袖们一网打尽。

可是……

不行啊!

刘启当然可以这么做,只要他下旨,长安城中的军队不用半天就能做到。

可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大汉朝廷彻底散架,叛军将势如破竹地攻入长安,杀掉刘启!

良久之后,刘启平静地开口。

“朕明白了,那就杀了晁错吧。”

【事实上,儒家和法家此刻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发动了各种力量希望能改变局势。】

【但这个时候的儒、法两家和开国至今就一直屹立在朝堂上的功臣集团来说,实在是太嫩了!】

袁盎入宫后不久,一份奏折就送到了刘启面前。

这是来自三位“三公九卿”级重臣的联名奏折,其中弹劾了晁错各种罪状,要求将晁错处斩!

刘启目光幽深地看着上面联署的三个名字。

丞相陶青,大汉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袭爵开封侯。

中尉陈嘉,大汉开国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袭爵复阳侯。

廷尉张鸥,大汉开国功臣安丘侯张说最小的儿子,其兄长张奴袭爵安丘侯。

“好,很好。”

这些功臣集团的家伙,明明是他们逼迫刘启杀掉晁错,但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出面过。

他们甚至找来了一个曾经是儒者,并非功臣二代、三代的袁盎来献策杀晁错,就是不出面当这个恶人!

刘启甚至能想到,将来史书上的记载一定是自己这个平庸的皇帝被刘濞那些叛军给吓尿了,惊慌之下杀了晁错。

这些家伙,明明操控了一切,却依旧能躲在幕后,甚至连史书上都是清清白白!

甚至,他们如果平定了叛乱,还得是史书上的大功臣!

朕背了黑锅,还得捏着鼻子赏赐他们!

黑锅全是朕的,好名声全是他们的!

如果将来朕对他们下手,为朕今天的遭遇报仇……

那朕还会被史书记载是个心胸狭窄,打压功臣的混账皇帝!

这一刻,看透了一切的刘启简直恶心到了极致。

但刘启又能做什么呢?

刘启默然良久,终于提起了手中的御笔,批了一个“准”字。

“把奏疏送去给丞相吧。”

看着一旁的太监快步将奏疏拿走,刘启缓缓后靠在了坐席的斜撑上,脸上失去了所有表情。

【这是刘启人生至今,最为惨痛的一课。】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哼了一声,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嫌弃表情。

“蠢材,连几个小辈都玩不过!”

刘邦话音刚刚落下,面前立刻几名大臣跪下。

周勃,张说,陈胥还有陶舍。

他们的儿子都是刚刚在金幕中出现过,或者是被提到过名字的功臣集团核心人物!

“臣等教子无方,还请陛下恕罪!”

这四个人,心中是真的慌。

金幕中的汉景帝刘启确实不算啥。

甚至就连金幕中刘启的老爹汉文帝,也不算啥。

可刘邦,那就不一样了。

功臣集团能在文帝、景帝两朝威风八面,的确是因为他们足够根深势大,连皇帝都忌惮,不得不退让。

但在汉高祖刘邦面前,功臣集团狗屁不死!

武力再猛,猛得过项羽?

打仗再强,强得过韩信?

算计再深,深得过吕雉?

上面这三个人,已经都被刘邦给弄死了。

是的,就在几天前,吕雉在冷宫中“自尽身亡”。

就项羽韩信和吕雉,刘邦想要谁死就要谁死。

萧何陈平曹参,在刘邦面前那也是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