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了大汉近百年的强悍帝国,左贤王作为匈奴帝国的太子,怎么可能会害怕臣呢?”
“臣推断,左贤王既然没出现,那就是去了别的战场。”
“臣当时第一次领兵,确实也不敢大胆的做出决断。等臣完全确定这件事情时,李广、公孙敖将军那边的局面已然无可挽回。”
说着,卫青脸上露出一丝歉疚表情。
李广之所以被突袭,的确有太过懒散的原因。
但本该和卫青交战的左贤王所部突然出现,的确也和卫青脱不开关系。
汉武帝闻言,哼了一声,道:
“战场上的形势原本就是瞬息万变,李广作为领兵大将就应该做好对应任何情况的准备。”
“他自己没做好,怎么能怪到你头上?没这种道理。”
刘据连连点头,觉得自家父皇说得对。
人家公孙敖面对军臣单于和左右贤王的夹击,都还能带着数千汉军成功逃回。
你李广被单独的左贤王所部一次突袭就全军覆没,这要怪到卫青头上也太牵强了。
左贤王又不是卫青放过去的,卫青在匈奴国境,不知道左贤王的去向再正常不过。
说来说去,还是李广自己的问题!
卫青的性子自然不会和汉武帝父子争辩这个,他回忆了一番,继续说道:
“在确定左贤王已经去了李广、公孙敖将军那边之后,臣就尝试推测匈奴军臣单于的想法。”
“臣最开始觉得他应该是打算击溃大汉中间两路,然后再分兵来击退臣和公孙贺将军。”
“所以当时臣心知来不及援助李广和公孙敖将军了,心中第一个想法就是撤军。”
众人安静地听着卫青说话,刘据忍不住道:
“那后来为何又不撤了?”
卫青笑了笑,道:
“但臣继续思考后,又觉得不对。”
“军臣单于是个老谋深算之人,臣能想到撤军,他应该也能猜到臣会撤军。”
“他刚刚打败了公孙敖和李广将军,整个人正是最为自信的时候,绝对不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军臣单于绝对不可能想到,臣不但没有撤兵,反而直扑龙城。”
“他既然想不到,臣就拥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臣越想越觉得事情就是这样,所以臣决定赌一把。”
“幸得上天和陛下保佑,臣最终赌赢了。”
听着卫青的解释,在场的众人心中也是不由感慨。
刘彻笑呵呵地开口道:
“朕其实很清楚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卫青啊,你总喜欢谦虚。”
刘据点头表示很赞同。
当时的卫青,自己孤军进入草原。
往前进,随时可能会被位于主场的匈奴人包围。
往后退,又会有愧于大汉皇帝陛下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有足够的补给!
这意味着,卫青想要抵达龙城,就必须要一路缴获沿路的匈奴部落物资才行。
就是在这种风险巨大,前途未卜,战局未知的情况下,卫青非常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就是一个名将的素养。
这种素养,可不仅仅是一句运气好,赌赢了就能说明的。
刘据心中也是感慨不已,看着带着淡淡笑意的卫青。
自家这位舅舅,是真的很强悍啊。
霍去病同样也是非常激动,听着众人对卫青的夸赞,霍去病甚至比自己被夸还要激动。
从小,霍去病就是在卫青的光环和教导下长大的。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卫青,就不会有大汉冠军侯霍去病。
霍去病高兴之余,突然又有点遗憾。
将来,恐怕不会有那么激动人心的战争了。
现在的大汉已经太强了,从军队战斗力上完全对这条世界线上的其他国度形成了碾压之势。
只需要碾压去,其他啥也不需要做了。
贞观世界。
李世民露出笑容。
“这就是卫青,这就是西汉第一名将啊!”
李靖也是微微一笑,点头道:
“是啊,卫青实在是太强了。”
李世民笑着看了一眼李靖:
“药师,你也不必谦虚,朕很清楚,若是你和卫青易地而处,你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李靖哈哈一笑,白胡须飘扬起来,正色道:
“那倒是。”
李靖当年也是带着三千骑兵就敢直扑东突厥颉利可汗大营的人。
对突袭这种事情,李靖可从来没害怕过。
唐军之所以喜欢在对外战争中以少胜多,这种风气就是被李世民和李靖两位盖世统帅带起来的。
搞到后来,好像不用少数兵力大胜多数敌人,都不好意思夸耀自己的军功了。
李世民的笑声更加响亮了。
李治找到机会,有些好奇地开口道:
“父皇,大汉第一名将难道不是霍去病吗?”
李世民摇了摇头,淡淡道:
“傻孩子,你要想想,霍去病是谁教出来的?”
李治有些不太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