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刘邦惊讶了,霍去病这小子还挺狂啊?(2 / 3)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许多地方还残留着冬天的余雪,但青草们已经受到天空的召唤,争先恐后地冒出了头。

卫青一路向北行进了大约两百里地,抵达了去年冬天伊稚斜驻跸的王帐。

在这里还残留着匈奴人生活过的大量痕迹。

但在仔细的观察过后,汉军非常遗憾的确认了一个事实,匈奴人离开这里至少已经有半个月了。

算算时间,差不多就是大军抵达定襄郡的时候,伊稚斜就动身离开。

这么长的时间,除非匈奴人继续长期驻扎在某个地方,不然顺着痕迹寻找匈奴单于本部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卫青的眉头一点点地皱了起来。

“伊稚斜居然不敢和我们决战?”

这真的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

过去的那么多年里,匈奴王庭单于本部可从来都是不怂的。

在出兵之前的汉朝内部推演里,卫青只要出了长城,伊稚斜就会直接率领王庭本部前来迎战。

接着双方面对面大战一场,谁赢谁输也就定了。

可现在,伊稚斜怂了,跑了!

卫青这才有些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如今占据心理优势的不再是匈奴人,而是大汉。

原来,现在匈奴人已经怕大汉到这种地步,甚至连贵为单于的伊稚斜都不敢正面迎战汉军主力了!

这对大汉整体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可对卫青来说就比较麻烦了。

该怎么去寻找匈奴人的主力呢?

思考了一天后,卫青召集了众将。

“诸位,我们兵分六路,以此地作为圆心,方圆一百里作为边界,对匈奴主力进行搜寻。”

“记住,任何人不得离开距离此地一百里的范围,违令者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卫青怀疑,伊稚斜可能就带着匈奴王庭本部主力隐藏在附近的某个地方。

这里毕竟是匈奴人生活了几百上千年的草原,匈奴人对草原的熟悉远在汉朝之上。

客场作战,想要找到匈奴主力,也只能采取这种笨办法了。

至于为何距离严格限制在一百里,这是因为骑兵正常行军,速度正好是一百里出头。

一旦其中某个将军遭遇了匈奴主力,只要能抵挡一天时间,卫青就能率领留守在此地的主帅亲军赶到支援。

三天时间内,所有友军都能赶到。

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战法。

但卫青不得不保守。

刘彻可是将整个大汉所有的骑兵主力都交到卫青手里。

若是这支大军全军覆没,至少十年内,汉朝再无任何对匈奴还手的能力。

听着卫青的话,众将凛然受命,各自离开。

李敢得意洋洋,跟随着父亲李广离开,顺便对霍去病挤眉弄眼。

意思很明显。

我跟着我爹去打仗杀匈奴人了,你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大营里,待在你舅舅的身边,等着看我凯旋归来吧!

霍去病这叫一个气啊。

“他娘的,这该死的李敢,还被他装到了!”

霍去病闷闷不乐,正打算去找舅舅卫青请战,走到帅帐门口,正好看到两人走了出来。

霍去病眼睛顿时一亮,笑道:

“张骞大人,奉使君!”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骞和堂邑父。

张骞在匈奴前前后后居住了十一二年,对草原非常熟悉。

刘彻特地让他和堂邑父作为本次大军出征的向导。

事实证明,张骞干得非常不错。

汉军一路过来都非常顺利,不像之前因为对草原不够熟悉,会有什么水土不服,找不到人的问题。

这一次可是直接就抵达了伊稚斜过冬的王庭所在,唯一让众人没想到的就是伊稚斜居然怂了,跑了。

张骞也是侍中之一,经常跟随在刘彻身边,自然对霍去病并不陌生,笑呵呵地对着霍去病道:

“霍小校尉,你是来找大将军的吗?”

霍去病强调了一句:

“是霍‘剽姚校尉’,不是‘小’校尉!”

张骞和堂邑父看着一本正经的霍去病,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好好,霍剽姚,你是来找大将军的吗?”

霍去病眼珠子一转,笑道:

“本来是,不过现在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张大人和奉使君。”

张骞愣了一下,随后恍然。

“霍剽姚是想要问关于草原的地理环境吗?”

“那去我的帐篷里,我们好好聊一聊。”

在皇宫里的时候,霍去病没事就喜欢找张骞询问一些关于匈奴的地理环境,生存知识。

但那毕竟只是语言讲述。

如今身临其境,很多东西张骞完全可以当面和霍去病讲解,这样一来又完全不同。

这一聊就直接聊到了晚上。

霍去病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多谢张大人,我先回去了。”

张骞笑着送别霍去病。

堂邑父等霍去病离开后,有些好奇地开口道:

“主公,这位霍剽姚是大贵族的后代吗?”

张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