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李广、赵食其两人又回到了漠南草原?
沙尘暴白吹了?
一个月的路白走了?
赵食其差点当场晕倒过去,颤声道:
“那现在怎么办?”
李广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现在只能先在此地扎营休整一天,然后继续往北出发,去漠北。”
“希望大将军他们还没有找到匈奴人的主力吧。”
看到这里,西汉世界中,一片寂静。
坐在皇位上的汉武帝刘彻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这个李广,还真是……”
当年的情况,汉武帝其实在战后就已经了解清楚了。
但亲眼看到李广和赵食其迷路,还是让人挺无语的。
赵食其就在这座大殿中,赶忙出列跪下。
“臣无能,还请陛下降罪!”
太子刘据赶忙开口道:
“父皇,当年赵将军就已经承担过责任了,儿臣觉得不宜二次降罪。”
汉武帝微微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赵食其,你平身吧。”
赵食其诚惶诚恐地谢恩,然后起身落座。
汉武帝又将目光投向张骞。
“张骞,你说说,到底为什么这个李广老是迷路呢?”
刚刚从西域归来汇报工作没几天的张骞闻言,表情也是颇为复杂。
说起来,张骞也是“受害者”之一。
张骞一辈子走过那么多次西域和草原,唯一一次迷路就是在和李广搭档的时候。
张骞斟酌了一下措辞,开口道:
“或许李广将军是真有些时运不济吧。”
汉武帝翻了一个白眼。
时运不济?
能力不行吧。
但不知为何,这些话汉武帝却并未说出口。
这位大汉千古大帝只是安静地注视着金幕,等待着接下来的内容。
金幕中,卫青不紧不慢地开口。
“还没到要救公孙敖的时候。”
听到卫青这句话,众人心情再怎么焦急,也只能强自忍耐。
第一线战场上,公孙敖已经杀得浑身是血。
匈奴人的重甲骑兵虽然是有些麻烦,但对汉军来说,也不是无法解决的。
汉军铠甲防护力更强,武器质量更精良,士兵们的训练更加刻苦勤奋。
在战场上拼起来,谁怕谁?
到了这种真正性命相搏,刀刀见血的时候,比的不就是这些?
公孙敖一声,怒吼,手中大刀撒出一道光芒,直接将面前的一名匈奴重甲骑兵硬生生劈落马下。
但大刀也因此而卷刃。
他立刻丢掉这把大刀,附身将马鞍下面的长枪取出。
正好新的敌人再度赶到,公孙敖挥舞着长枪,继续迎战。
岂曰大汉无人!
伊稚斜看着自家匈奴骑兵将公孙敖所部包围,但却迟迟无法歼灭,被气得大叫。
“就这点人都干不掉,你们是做什么吃的?”
“快,给本单于增兵,不惜代价也要吃掉他们!”
对伊稚斜来说,此刻战场局势依旧还在掌控之中。
伊稚斜此战带来的匈奴王庭主力骑兵整整达到了八万,是三万五千汉军的两倍还多。
而且这些都是伊稚斜精挑细选的精锐,是整个匈奴帝国如今的精华所在。
伊稚斜就不相信打不赢卫青,拼不死这个公孙敖的五千人!
更多的匈奴骑兵刷新在了战场上,出现在公孙敖的面前。
鲜血已经完全染红了公孙敖的身体。
这位大汉黑甲将军原本只有身后的披风是红色,如今却浑身都是红色。
鲜血凝结在他的盔甲上,从鲜红逐渐变成暗红,又和盔甲原本的黑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颜色。
血色。
公孙敖策马,手中长枪挥击。
枪如电。
电光没入敌人咽喉,激起的不是火星,而是炸开的鲜血。
公孙敖放声大笑。
“想杀本侯,就凭你们这些胡虏?”
“可知一汉当五胡!”
长枪再起。
大汉战将,杀贼虏,有进无退!
公孙敖不退反进,再度拨马冲杀而至,对准伊稚斜的单于大纛。
伊稚斜气坏了,大吼道:
“杀了他!”
“我就不信,卫青不出来救他!”
巨量的匈奴骑兵在公孙敖面前刷新了。
大汉前将军公孙敖,冲锋!
在公孙敖的身后,无数汉军骑士奋起,浴血征战。
“大将军,快让我们出击吧!”
武刚车阵中,几乎所有的大汉将军眼睛都红了。
他们看到了公孙敖的苦苦支撑。
也清楚的知道,公孙敖所部随时都可能会被匈奴人歼灭。
若非公孙敖乃是卫青的妹夫,在场的几个公孙敖好友早就按捺不住,要开口质疑卫青的指挥了。
岂有三万主力龟缩于武刚车中,坐视公孙敖领五千孤军奋战的道理?
大汉男儿跋山涉水翻越戈壁大漠至此,岂是为了在这里看着友军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