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张骞二度出西域,大汉外交官的优良传统(4 / 4)

波波的放血,紧接着又来了个霍去病。

霍去病比卫青还要凶残,上来就是割肉!

右贤王所部直接被霍去病四次出征彻底打残。

这都不是普通的割肉了,这是活生生砍掉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右臂!

伊稚斜为了维持自己的力量来继续统治这个辉煌的草原帝国,只能变本加厉,甚至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开始的时候,是苦一苦西域老百姓。

后来发现西域老百姓身上实在是没油水了,伊稚斜就把本该分配给西域国王、官员们的那点残渣都拿走了。

西域国王官员们气得不行,但面对匈奴这个庞然大物,依然还是敢怒不敢言。

可这还不够弥补右贤王部覆灭的损失啊。

伊稚斜干脆又把乌孙人喝的那点汤也都端走。

等于是西域所有的产出,通通都被匈奴人吃干抹净,一点不留。

这下乌孙人自然就不干了。

我们乌孙帮你打跑了大月氏,把祖地都让给了你匈奴的右贤王,还帮你镇守西域百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现在我们就喝点汤,你都不给?

乌孙王猎骄靡立刻就对匈奴单于伊稚斜提出抗议,要求把乌孙人的汤还回来。

伊稚斜一看,哟呵,现在大匈奴被汉朝欺负也就算了,你乌孙这条大匈奴养了百年的狗也敢跳出来和大匈奴狺狺狂吠?

我堂堂大匈奴帝国单于不要面子的吗?

按照草原强者为尊的传统,伊稚斜本打算亲征乌孙,把乌孙从上到下屠戮一遍,让乌孙继续乖乖地当小弟。

可伊稚斜没机会啊。

南边的大汉攻势实在是太猛了,伊稚斜根本不敢调动匈奴大军奔波几千上万里,去西域找乌孙的麻烦。

好在匈奴控制乌孙百年,想要在乌孙内部搞搞事,轻而易举。

在伊稚斜的授意下,乌孙内部爆发了巨大的内讧。

对伊稚斜不满的乌孙王猎骄靡遭遇了内部势力,主要是来自儿子大禄的挑战,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短时间内无法造成匈奴的麻烦。

在出发之前,刘彻和张骞商量的时候,他们还不太清楚乌孙国内的具体情况。

当时这对君臣的打算是,用大汉最近取得的胜利劝说乌孙保持中立,不支援匈奴即可。

这样大汉也就能断掉匈奴在西域的最大助力,对汉匈战争的整体局面是非常好的帮助。

随着张骞一路进入到西域,从各种势力的来往中逐渐搞清楚乌孙的具体情况。

这位大汉中郎将突然觉得,或许自己还真的有希望说服乌孙王猎骄靡,让乌孙成为大汉从西域方向插向匈奴的一把尖刀!

几百人的庞大使团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城门口就被拦下。

通报了身份后,张骞就耐心于城门处等待着。

很快,一名衣着颇为华丽的年轻男子就带着一些随从策马而至。

“大汉使者在哪?”

男子来到张骞面前,带着笑容开口。

“我乃军须,是如今乌孙国的岑陬。”

“我代表我祖父,尊贵的乌孙王猎骄靡欢迎各位的到来。”

军须?

这个名字让张骞心中一动。

从之前打探到的情报来看,乌孙国内的乱局,这位王孙军须可是主角之一。

乌孙王猎骄靡年事已高,早年立长子为继承人,但这个长子却在几年前死了。

猎骄靡心痛之下,将长孙,也就是这个王孙军须立为新的继承人。

这下子,猎骄靡其他的儿子就不高兴了。

死了大儿子,应该让其他儿子来继承啊,怎么就让孙子辈来了?

猎骄靡毕竟统治乌孙多年,这些儿子们本来还不敢说啥。

正好猎骄靡因为利益和匈奴发生冲突,伊稚斜顺势支持猎骄靡的另外一个儿子大禄。

大禄带着上万人的兵马直接独立出来,和老爹猎骄靡形成对抗之势。

大禄声称,除非猎骄靡废掉军须,改立大禄为继承人。

否则,这场乌孙内乱就一定会持续下去!

张骞想到这里,心中不由欣喜。

乱,乱点好啊。

咱们当外交官的,就怕你国内不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