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刘邦道破刘彻真正底气,灭朝之战问题频出,李世民猛吐槽(2 / 4)

也该往上提升提升了。”

桑弘羊身体一振,顿时满面红光,精神抖擞。

“陛下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务!”

桑弘羊离开后,又一个人走进了御书房中。

汉朝大将军、大司马卫青。

刘彻看着卫青,直截了当地开口道:

“朝鲜必须在两个月内臣服,朕需要一个懂军事的官员作为新的使者,统领征召来的援军进入朝鲜,你觉得谁合适?”

卫青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刘彻,沉吟片刻之后道:

“义阳侯卫山。”

卫山是卫青的族弟,在漠北之战中以校尉的身份追随霍去病立功,得封义阳侯。

“不过臣认为,临阵换将不妥。若是议和不成战事再起,指挥作战还是以荀彘杨仆两位将军。”

刘彻哈哈一笑,道:

“就这么办。”

于是,卫山很快就带着三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前往朝鲜。

此刻,王险城内的朝鲜王宫中,一片愁云惨雾。

朝鲜大臣成已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大王,汉军进攻多日,国中诸多资源匮乏,难以持久。”

“还请大王为江山社稷,早做议和打算。”

朝鲜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丘陵,不是适合耕作的农田。

为了抵挡大汉的进攻,朝鲜动员了将近八万军队,真正的举国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各项物资都在疯狂告急中。

大汉只是国库没钱,社会上该有的物资还是有。

朝鲜是真的连国内的物资都要没了。

这就是双方国力之间犹如鸿沟般的巨大差距。

再怎么被搜刮,再怎么穷的中原王朝,他的国力也不是卫氏朝鲜这种边疆番邦小国能碰瓷的。

加上这两个月接连不断的战争。

想要挡住鼎盛时期的汉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朝鲜军队虽然守住了这么长时间,但精锐的折损同样颇为严重。

成已见卫右渠迟迟不说话,语气非常沉重地开口道:

“大王,卫山已经带着新的援军赶到,若是再不做出决定,恐怕就来不及了!”

汉朝已经调来了第二波大军,再不答应,人家肯定就直接灭国了。

朝堂中的许多朝鲜大臣也是纷纷开口,希望卫右渠能和谈。

甚至卫右渠的儿子,朝鲜太子也请求和谈。

不和谈,别说将来继承朝鲜国社稷,太子马上就得当到头了。

卫右渠本来就被现实将之前的雄心万丈给摧毁殆尽,闻言只能垂头丧气地开口道:

“好吧好吧,请那位大汉使者卫山过来,正好还是同姓的,和他好好聊一聊就是了。”

卫山和荀彘对坐。

荀彘目光炯炯地看着卫山,很有些不服气地开口道:

“义阳侯,咱们真的就这么答应朝鲜投降?”

打了好几个月,死了那么多部下都没有攻破朝鲜人的防线,荀彘心中那叫一个憋屈恼火啊。

卫山叹了一口气,见左右无人,轻声道:

“大汉是真打不下去了,如果还要再继续打的话,恐怕国内又要死一批人了。”

荀彘闻言,心中顿时一惊。

卫山又继续道:

“荀将军放心吧,只要朝鲜臣服,你和杨仆将军同样也是有功的。”

“但功劳肯定没有灭国之功大,”荀彘闷闷地说了一句,点头道:“义阳侯要怎么安排,我全力配合便是了。”

很快,朝鲜方面派人前来迎接卫山。

卫山一路畅通无阻,抵达了王险城朝鲜王宫。

这次朝鲜王卫右渠也不再有之前的倨傲,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在大殿前相迎,和卫山携手上了大殿。

由于双方都想着赶紧结束战争,所以很快也就达成了和约。

一,卫氏朝鲜承认汉朝为宗主国,和汉朝通商,不再阻拦任何半岛南部国家使者前往大汉朝见。

二,卫右渠将朝鲜太子送往大汉长安作为人质。等卫右渠死后,大汉将派出使者、军队护送卫右渠回来接掌王位。今后历代朝鲜太子都必须前往长安作为质子,一如此例。

其他方面的细节,基本上就是大汉和西域以及当年卫氏朝鲜开国君王卫满约定的翻版。

总而言之,这份和约下来,卫山绝对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就是卫山带着朝鲜太子前往大汉了。

又过几天,卫山一行来到了大汉和朝鲜边境附近,两军对峙的战场。

卫山先行来到荀彘军营这边通报情况,荀彘初时倒也没什么异议,但仔细一看,却皱起眉头。

“义阳侯,这样不行,你先让那些朝鲜人停下。”

卫山大为疑惑,道:

“荀将军,出什么事了?”

荀彘指着正在朝汉军大营缓缓而来的两千名朝鲜人,正色道:

“义阳侯,你说这些人是朝鲜太子的护卫。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朝鲜人议和是假,派这支军队出其不意偷袭我们是真呢?”

卫山吃了一惊,忙道:

“有道理,那我让他们立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