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霍光还以臣子的身份废掉了自己迎立的皇帝刘贺,其中固然有刘贺的确才德不配皇位的原因,但霍光擅行废立,也同样和封建时代对臣子的道德要求南辕北辙。】
【后世权臣常常以“行伊(伊尹)霍(霍光)之事”来擅行废立,足见霍光废刘贺之举在华夏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生活在霍光统治时代的大汉百姓,会发现天下太平外无战事,商业手工业百业兴旺,需要对朝廷付出的徭役时间和上缴国家的税赋不断减少,年收入足可维持一家几口生活还有余裕,欺压自己的地方豪强被严厉打击,是一段极为幸福的时刻。】
【但对刘弗陵、刘贺、刘病已三位皇帝以及所有忠于刘氏皇帝的人来说,霍光大权独揽的这些年是极其黑暗,不堪回首的时刻。】
【霍光一生的身份不断变幻,无论忠臣、能臣乃至权臣都做到了极致,这是华夏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有很多人崇拜他,将他视为偶像;也有人厌恶和唾弃他,指责他被权势腐化了,从屠龙者变为恶龙。】
【霍光究竟是忠是奸,是大英雄还是大恶人?】
【这并不取决于霍光本人,而是取决于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怎么去看待霍光的种种行为。】
【如何评价霍光?想必各位观众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缓缓点头。
“霍光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
扶苏皱眉道:
“霍光确实有才,但他篡权之举,儿臣无法认同。”
大秦群臣,无论心中是何想法,在明面上都纷纷抨击霍光。
众议纷纷时,刘邦碰了碰一旁的项羽,低声道:
“你觉得呢?”
项羽斜了刘邦一眼,随口道:
“办事婆婆妈妈,该当皇帝不当,怂。”
刘邦嘿嘿一笑,道:
“我倒是觉得他这种站在幕后算计所有人的风格,深得我心啊。”
项羽嗯了一声,道:
“因为你也怂。”
刘邦:“……”
汉初世界。
坐在皇位上的刘邦表情复杂,扫了一眼刘恒。
“恒儿,你怎么看?咦,你想什么呢?”
刘恒正在发呆,被刘邦叫了几声才回过神来,忙道:
“父皇,儿臣在想刘彻那小子和霍光的算计。”
“不瞒父皇说,儿臣从中倒是学到了不少。”
刘邦哈哈一笑,道:
“老萧他们的话不用听了,这些家伙肯定说霍光是个乱臣贼子,不会在朕面前说实话的。”
“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刘恒微微一笑,道:
“若是霍光在儿臣的时代,儿臣会用他为丞相。”
刘邦眉头一扬,道:
“你就不怕霍光乱政?万一你比霍光老呢。”
刘恒笑容不变,道:
“儿臣在,霍光只能是忠臣、能臣,永远成不了权臣。”
“若儿臣比霍光老,那儿臣死前自然也会让霍光先离开这个世界。”
刘邦哈哈大笑。
“好,有意思,这才是朕的接班人该说出来的话!”
西汉世界。
御书房中,气氛相当严肃。
霍光的一生既然已经结束了,那也就到了汉武帝决定如何处置这条世界线霍光的时候了。
汉武帝沉默了很长时间,看了刘据一眼。
一幕回忆从汉武帝脑海中浮现。
那是在几天前,汉武帝在一个只有父子二人的场合,对刘据发出询问。
“若霍光为丞相,你可否控制?”
回忆渐渐消散,汉武帝发出一声轻笑。
“朕想说的话,金幕倒是替朕说了一大半。”
“也好,倒是省事了。”
卫青看了霍去病一眼。
霍去病心情复杂,恭敬开口:
“无论陛下对霍光做出什么样的处置,臣永远都效忠于大汉和陛下,绝无二心。”
从霍去病的立场上来说,金幕中的皇帝刘彻并未对不起霍光。
巫蛊之祸,霍光没死,依旧是朝中重臣。
刘彻死后,霍光更是位列四名辅政大臣之首,真正的托孤之人。
至于刘彻对霍光的种种算计和提防,在霍去病看来,这都是帝王必要的制衡权术。
作为臣子,本来就应该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有啥好说的?
霍去病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家这个老弟确实有负皇恩。
卫青迟疑良久,也开口说了一句。
“臣和霍光其实并非亲属,陛下如何处置霍光本不该由臣置喙。”
“但霍光确实大才,若因此而死,的确可惜。”
汉武帝看着卫青。
卫青果然还有话没说完。
“霍光之所以后来野心勃勃,还是和刘弗陵殿下年幼继位有关。”
“臣想,若是太子殿下继位,以陛下在大汉臣民心中的威望和太子殿下的能力,霍光必然不会走上权臣的道路,而是将会成为一个万世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