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海陵死后,镇江被攻破。】
【英军在这次战斗中又一次遭遇了惨重损失,这让璞鼎查勃然大怒,对镇江进行了屠戮。】
【前些天刚刚被海陵屠戮一遍,如今再遭英军带来的劫难,镇江城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
镇江城发生的一幕幕,被附近的扬州看得是清清楚楚。
扬州当地的官员、士绅、商人惊恐万状,赶忙派人前来求见璞鼎查。
“尊贵的大英帝国司令官阁下,扬州城愿意上交三十万银两作为赎城费,只希望您能高抬贵手,不要派兵进入扬州城中。”
璞鼎查闻言,顿时一声冷笑。
“区区三十万银就想要让强悍的大英帝国军队撤兵?”
“限你们一天时间交出五十万,否则的话,扬州就是下一个镇江!”
当天晚些时间,扬州方面还真就派出船只,给英军运来了五十万两。
璞鼎查带着义律等人站在诸多箱子面前,看着箱子被打开。
白花花的光芒,瞬间照亮了众人的脸庞。
璞鼎查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来自白银的迷人气息!
【在缴纳了五十万赎城费后,璞鼎查信守承诺,并未北上攻伐扬州,而是朝着南京而去。】
一路上,清军设立于江岸两旁的诸多壁垒、防线形同虚设。
英军一路畅通无阻。
1842年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
当天稍晚一些时间,璞鼎查派出一支上千人的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对南京的地形进行侦查。
同时,又派人向就在南京城里的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等人送来最后通牒。
“这是清国的最后机会。”
“若清国依旧不愿意和大英帝国达成协议,在攻克南京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清国的都城北京!”
听着英国使者的恫吓,耆英、牛鉴等人脸色如土。
本来道光皇帝就是让他们跟英国人来议和的。
一旦议和不成,被英国人攻克了南京。
甚至,还要继续北上进攻北京……
耆英叫了起来。
“议和,马上议和!”
“去告诉璞鼎查司令官,他什么样的条件我们都愿意答应!”
接下来,一幕幕画面闪过。
义律作为英国代表,趾高气扬。
耆英、牛鉴两位大清钦差、两江总督,正儿八经的一品大员,却唯唯诺诺。
在义律的面前,耆英、牛鉴简直就好像是两个被训斥的跟班!
可义律,仅仅只不过是大英帝国派驻在万里之外东亚的一个小小商务总监督而已。
在大英帝国内部,义律狗屁都不是。
但就是这么一个狗屁都不是的商务总监督,却能将两位大清的一品大员呼来喝去。
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最终,在耆英、牛鉴等人毫无底线的让步下,清廷答应了英国的所有要求。】
1842年8月29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该条约一共有十三条。
主要内容为:
大清将香港岛的主权割让给英国,香港从此成为英国领土。
大清向英国赔偿因鸦片战争爆发而起的各种损失,共计两千一百万银。
大清向英国开放广州、上海、厦门、宁波、福州五个口岸进行通商,这些地方允许英国人居住,同时英国也可以在这些地方设立领事馆,派驻领事。
英国在大清境内进行各种商业贸易应当征收的关税,必须经过英国政府的认可,大清海关不得擅自制定任何关税额度。
鸦片贸易继续进行,大清不得以任何形式禁止鸦片。
……等等。
【这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英国的各项商品得以零关税地畅行无阻于大清内地。】
【这也导致了巨量的英国工业产品很快就占领了大清广阔的市场,彻底粉碎了大清“男耕女织”的基层生活。】
【“男耕女织”生活的破碎,直接让许多大清底层百姓流离失所,同时也让大清的国库税收急剧减少。】
第二年(1843年),英国又强迫大清签订了两个补充条约,进一步地扩大了英国在大清内地的贸易特权。
西方
各国得知消息后,更是纷至沓来,接连不断用相同方式逼迫大清签订不平等条约。
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
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诸多欧洲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原本就已经面临“百年王朝危机”的大清进一步地衰落,各种内忧外患也开始陆续爆发。】
【史学家公认,大清从此正式走向了长达百年的屈辱、衰落史。】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都无语了。
【汉武帝刘彻:一个英国也就算了,毕竟是世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