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和韦昌辉两人的目光都落在杨秀清身上。
杨秀清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秦日纲一直以来都是咱们天国的先锋大将,一路披荆斩棘,功劳巨大,应当可以封王。”
韦昌辉这才反应过来。
秦日纲,那不就是杨秀清的另外一个铁杆么!
从江南大营建立以来,杨秀清负责把控全局,具体领兵对峙清军的就是杨辅清、秦日纲这些东王府的将军们。
洪秀全呵呵一笑,道:
“秦日纲的功劳是挺大的,我觉得胡以晃也应该能获得一个封王。”
“胡以晃一直以来对天国可是忠心耿耿,而且还在庐州杀掉了该死的江忠源,给南王报仇了!”
杨秀清看了一眼洪秀全,正色道:
“天王所言极是,那就让秦日纲和胡以晃一同封王吧!”
洪秀全点头道:
“很好。以秦日纲为燕王,胡以晃为豫王,等会便下旨吧。”
两人三言两语之间就做出决定,让一旁的韦昌辉表情直接凝固。
韦昌辉此刻已经完全懂了。
合着你们两个家伙演我呢?
韦昌辉赶忙开口道:
“天王、东王,我觉得佐天侯陈承镕一直以来为天国也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值得封王。”
陈承镕主要负责的是洪秀全和杨秀清之间的沟通,以及一部分天京城内的政务。
作为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传声筒,此人无疑也是太平天国政坛上身份地位极为显赫,权势巨大的人物之一。
的确也有资格封王。
陈承镕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关系和韦昌辉极好,好到能穿同一条裤子的地步。
所以韦昌辉希望能让陈承镕也加入到六王之中,这样自己就能多一个盟友了。
但洪秀全和杨秀清对视一眼,却不约而同地摇头。
“不妥。”
“陈承镕没有足够的战功,仓促封王无法服众。”
“先封秦日纲和胡以晃,其他人日后再说吧。”
韦昌辉看着洪秀全、杨秀清一唱一和间否决了自己的提议,脸色变得相当难看,但又无话可说。
双巨头形成决议之后,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洪秀全、杨秀清看着表情颓丧的韦昌辉,心中不由好笑。
两位掌控太平天国最高军政权力的巨头,各自提拔一个自家心腹成为新王,理所当然。 你韦昌辉什么身份,也妄图提名自己的盟友?
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很快,在四王的见证下,秦日纲、胡以晃两人被册封为燕王和豫王。
韦昌辉看了一眼旁边的石达开,勉强露出笑容:
“翼王啊,听说最近西征军的情况不太好。”
石达开愣了一下,表情有些无奈。
“我主要负责在安庆一带安民。”
出于对石达开的控制,洪秀全、杨秀清不约而同地禁止石达开前往最前线指挥作战,要求他必须坐镇安庆。
不仅如此,杨秀清还经常越过石达开直接对前线将士发号施令。
林绍璋的空降,曾天养撤军湖北南下支援湘潭,都是出自杨秀清的命令。
顿了顿,石达开又开口道:
“不过,我相信咱们天国的军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曾国藩那支新军击败的。”
韦昌辉勉强露出笑容,沉吟片刻,又堆起谄媚笑意,走向不远处的杨秀清。
在这位北王看来,如今继续中立不再合适。
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了。
长沙。
曾国藩被以湖南巡抚骆秉章为首的一群大小官员簇拥着,来到北门之外。
骆秉章正色道:
“光复湖广,就看曾大人之力了!”
骆秉章原本对曾国藩不冷不热,甚至在兵变中一度故意放纵乱兵想要弄死曾国藩。
但在曾国藩取得湘潭大捷之后,这位巡抚就瞬间变身成为曾国藩的好兄弟,两人之间颇为亲热。
官场就是这个样子,红的时候,捧场的人多得想象不到!
曾国藩笑呵呵地拱手道:
“请巡抚大人放心,曾某一定竭尽全力,收复岳州,再北上武昌!”
在众人的目送下,曾国藩带着已经是湖南提督的塔齐布上了船,沿着湘江朝北而去。
湘潭之战,太平军固然惨败,但初出茅庐的湘军同样也损失巨大。
战后,太平军撤出常德,以老将曾天养作为主将,集中兵力固守湖南北部洞庭湖畔的岳州府城。
曾国藩的湘军也不得不休整了两个月,这才继续开拔北上。
湘军和太平军之间,又要开启一场新的激烈战争!
【但曾国藩才刚刚出发没几天,尚未抵达岳州战场,一个坏消息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武昌城外,太平军帅帐。 负责围攻此地的主将是北王韦昌辉的亲弟弟韦俊。
一名来自天京的使者面无表情地宣读着东王杨秀清的旨意。
“韦俊,尔围攻武昌数月,此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缘何不能攻克!”
“本王已多次调给援军给尔,尔若还不能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