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籍大臣赶紧回去办团练,李鸿章的老爹李文安赫然在列。
小主,
就这样,父子两人合兵一处,搞出了一支上千人的团练。
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淮军”最前身。
由于老爹李文安身体一直以来都不好,儿子李鸿章就成为了主要带兵之人。
李鸿章带着这支兵马在吕贤基的指挥下多次和太平军交战,也算是打出了一些心得,懂了一些用兵。
他的老师曾国藩这几个月带着湘军连战连捷,在湖北、江西方向给了太平军巨大压力。
杨秀清不得不从安徽等地调集兵马去对抗湘军。
李鸿章便借助这个机会,率领自家兵马一举光复庐江县城。
一个县城,听起来好像没啥。
湘军和太平军框框一顿激战,不是省城就是州府,或者几万人的超级大战,那才叫厉害。
可如果说,这是最近一年多时间以来,安徽方面的清军从太平军手里夺回的第一个县城呢?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意义,李鸿章收复庐江县城的奏报才有资格被放在大清九五之尊咸丰皇帝的面前。
咸丰心花怒放,笑呵呵的开口道:
“这个李鸿章,果然不愧是大清新一代的骄子,很好,非常好啊。”
“嗯,赏他知府顶戴吧!”
赏知府顶戴,却不给官职,意思就是“享受知府待遇”。
知府就相当于现代的市长,今年的李鸿章刚刚三十一岁就能享受知府待遇,虽然还不是实职官员,但也绝对是大清官场的一颗新星了。
这下子,有人就不爽了。
祁寯藻干咳一声,提醒道:
“皇上,李鸿章可是曾国藩的弟子。”
“如今曾国藩风头正盛,此时皇上再降隆恩于其弟子,奴才斗胆认为,有待商榷。”
咸丰愣了一下,微微点头。
也对,曾国藩那个驴脾气,可是恶心了咸丰皇帝挺多次。
若是李鸿章再成为一个曾国藩…… 就在咸丰皇帝打算开口取消李鸿章知府顶戴的时候,一旁的另外一名大臣肃顺开口了。
“皇上,奴才觉得不需要担心这个。”
“李鸿章只不过是和曾国藩求过两年学,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曾家子弟。”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做官向来规规矩矩,风气清正,对皇上和朝廷恭敬忠心。”
“有这样的爹在,李鸿章怎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曾国藩呢?”
军机大臣,也有高低之分。
别看祁寯藻现在是首席军机大臣,但他和当年道光时的首席军机大臣,“无冕宰相”穆彰阿可差远了。
原因也很简单,祁寯藻是个汉人!
若不是咸丰皇帝的死鬼帝师杜受田对祁寯藻极为赞誉,祁寯藻哪里有资格坐到首席军机大臣的位置上来?
当正儿八经的旗人军机大臣肃顺开口之后,非常有分寸的祁寯藻就闭嘴了。
肃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作为一个旗人出身的大臣,肃顺最烦的就是那些好吃懒做的旗人,每次看到都会破口大骂,甚至直接动手。
反而是对真正有才能的汉人大臣,肃顺向来青眼有加,和颜悦色,甚至会主动出手帮忙。
就比如今天。
作为一个和老爹道光一样传统而保守的皇帝,咸丰皇帝理所当然地将肃顺的意见重视起来,再一次改变了主意。
“那还是按照之前的意思下旨吧。”
“对了,曾国藩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没有?”
穆萌上前一步,从奏折堆之中抽出其中一份放在咸丰面前,并答道:
“回皇上的话,曾国藩正在田家镇剿匪,贼寇由伪燕王秦日纲率领,颇为顽强,暂时没有什么进展。”
“不过按照曾国藩的最新折子,这段时间应该就能突破了。”
咸丰皇帝嗯了一声,点头道:
“曾国藩这家伙虽然烦人了一些,但还是一个有用的。”
“杨霈那个废物,让他好好训练军队,下次别那么丢人!”
杨霈送上来的奏折虽然自称什么“大捷”,但朝廷在地方上可不止一个人能上密折,早就把事情弄清楚了。
之所以没有撤掉杨霈湖广总督的职位,主要还是太打脸了。
杨霈才上任没几个月,光速撤职的话岂不是显得朝廷和咸丰皇帝识人无能?
给杨霈一次机会,也是给朝廷和皇帝一点颜面。
草草处理了一番政务,晚餐时间也到了。
晚餐过后,就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翻牌子环节。
咸丰沉吟片刻,并没有从面前的牌子中随机点名,而是直接开口道:
“让懿嫔来侍寝吧。”
懿嫔就是之前的兰贵人慈禧。
这几年来,慈禧凭借着献媚和争宠,成功地晋升为嫔妃们的一员。
虽然还是嫔妃中比较低级的嫔,但到这个等级,已经能拥有自己的独立住房,属于是宫里真正的“主子”之一了。
等咸丰洗漱完毕之后,太监们也就抱着一床被子过来了。
被子下面,便是浑身上下空无一物的懿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