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曾国藩这个名字,咸丰皇帝就怒从心起,满脸麻子瞬间挤在一起,冷声道:
“大清是没有别的事情好议论了?”
“湖北反攻不说,重建江南江北大营不说,天天上折子说什么曾国藩!”
肃顺干笑一声,劝说道:
“皇上,曾国藩毕竟也算是一个比较能打仗的,大清如今的情况,还是尽量用他一下吧。”
咸丰哼了一声,拿起奏折。
看完湖南巡抚骆秉章和湖北巡抚胡林翼两人的奏折后,咸丰陷入沉思。
和曾国藩相反,这两位湖广巡抚给咸丰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治理地方有一套,打仗也相当不错。
“官文的折子是怎么说的?”咸丰皇帝突然开口道。
官文属于道光朝时期的八旗老奴才了,这种老家奴的意见相当重要。
肃顺赶忙将官文的奏折抽了出来,恭恭敬敬地递给咸丰。
这封奏折中,官文仅仅是不痛不痒抨击了一番曾国藩,说的也都是其他人弹劾的陈词滥调。
“嗯……”咸丰陷入沉吟。
湖南、湖北两省巡抚力保,江西巡抚极力弹劾,湖广总督保持中立。
这些就是和曾国藩有交集的地方大员态度。
咸丰揉了揉鼻子,感觉这屋子里的空气有些烦闷。
这北京的初春,比起冬天来也好得有限。
“行了,军机处给朕拟旨发往湖南,让曾国藩那家伙赶紧滚回去江西打仗,朕就既往不咎!”
处理完这个烂摊子后,咸丰和往常一样一瘸一拐地回到后宫,来看自己唯一的儿子载淳。
刚被乳娘喂完奶的载淳嘴角还残留着几滴白色水渍,咿咿呀呀地挥着嫩白小手,趴在慈禧的右手小臂上,接连打了几个饱嗝。
咸丰逗弄了载淳一会,心情好了不少,脸上的麻子也逐渐展开。
已经从懿嫔晋升为懿贵妃的慈禧察言观色,试探性地开口道:
“皇上今儿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吗?”
咸丰呵了一声,颇为不爽地开口道:
“还不是曾国藩那个混账东西!”
“朕和你说,朕就没见过曾国藩这么烦人的臣子……”
镜头一转,来到了白杨坪。
曾国藩跪在地上,从刚刚诵读完毕的使者手中接过圣旨。
送走使者后,几名兄弟聚集在家里书房中商议。
曾国华道:
“大哥,皇上已经不计较之前的事情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去打仗吧。”
曾国荃也道:
“是啊大哥,家里有人守孝,咱们还是报国为先。”
曾国藩不管怎么被打压排挤也好,如今都是大清王朝正儿八经的正二品高官。
曾国华、曾国荃这两个弟弟就差得很远,他们心中进取的劲头大得很。
曾国藩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
“我自有计较,你们不必多说。”
等几名弟弟退下之后,曾国藩坐在书桌面前,表情似乎有些迟疑。
窗外日头降落,黑夜来临。
曾国藩坐在油灯面前,依旧还是一动不动。
终于,他缓缓开口,自言自语道:
“若是还继续打这种憋屈的仗,有何意义?”
曾国藩研墨提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奏折。
这份奏折很快就送到了北京。
军机大臣穆萌表情颇为古怪,将奏折交给了咸丰。
“皇上,曾国藩上折子了,您看看吧。”
咸丰双手打开奏折才刚刚看了一个开头,脸色就变了。
“这个曾国藩,竟然还蹬鼻子上脸了?”
曾国藩在这份奏折中,明确讲了自己的困难。
第一,没有军中职务的任命权。
曾国藩的湘军,官方名字是“湘勇”,属于地方团练,而不是有编制的朝廷军队。
当部下建立功劳时,曾国藩想要给部下补收授实缺,册封一个大清官职时就会发现——他没这个权力。
那怎么办呢?
只能请求当地巡抚、都指挥使甚至是总兵帮忙。
耗费人情不说,人家还未必愿意答应。
就以江西巡抚文俊来说,你曾国藩的部下立功,却要来抢我江西的武职编制?
那文俊的部下立功时,要是没职位编制安排了怎么搞?
这就导致曾国藩在江西作战时,很多部下明明立功了却无法升职。
部下们被这么一搞,心中带兵打仗的积极性自然下降一大半。
曾国藩也因此在部下心中显得“赏罚不明”,威望同样降低。
第二点,没有地方上的行政权。
曾国藩的官方身份有两个,分别是在籍兵部左侍郎侍郎、团练大臣。
这两个身份,哪个也不是统治地方的。
可军队的粮草、军饷、子弹炮弹、火器供应、随军民夫青壮,哪个不需要地方官的配合和点头?
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
曾国藩既然管不到地方官,那地方官凭什么给你供应当地物资呢?
在湖南湖北打仗的时候还好,骆秉章和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