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达开的面前是他的几名心腹幕僚。
听着石达开的牢骚,这些幕僚们心中也是挺无奈的。
【洪秀全看似尊重群臣意见,让石达开作为辅政大臣,实际上却采取了许多和杨秀清在位时不同的方针来限制石达开。】
首先,洪秀全让自己的两个亲哥洪仁发和洪仁达当上了安王、福王,成为了可以商议军国大事的重要人物。
在其他朝代,国王给自家兄弟封个诸侯王压根就不算个事,但太平天国不同。
这要从永安建制说起。
按照当时的规定,六王属于“神天小家庭”,都是天父上帝的亲属(弟弟、儿子、侄子)转世。
简单地说,就是六大家族(神天小家庭)共治太平天国,每个家族都只有一个席位。
这些“王”的席位可不仅仅是荣誉,每个王都有实际的太平天国一部分统治权。
在萧朝贵、冯云山死后,这个制度已经被破坏过一次。
秦日纲、胡以晃的封王,让这个制度又被破坏了一次。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神天小家庭之中“一个家族只有一个代表”的规则还在。
洪秀全直接让两个哥哥当了王,这意味着如今太平天国四王中,洪家人占了三个。
至此,所谓的“神天小家庭”彻底宣告废掉。
其他几个王是只有石达开还活着,但别忘了,他们还有部下呢!
这些其他诸王的部下,对洪秀全这种行为极为不满。
其次,洪秀全还以天王的名义,频繁插手各地的官员任命。
原本几王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江西是石达开的地盘,安徽是韦昌辉的地盘,江南一带和天京是杨秀清的地盘,洪秀全则可以见缝插针在太平天国境内“全国”安排心腹。
现在就不一样了,所有县令以上官员的任命统统都要出自洪秀全许可,石达开只能是“建议”。
洪秀全拿回人事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初那些带头建议“翼王辅政”的太平天国官员们统统免职。
随后,里面大部分人都被丢进了大牢。
若不是石达开据理力争,这些人如今恐怕都是死人了。
洪秀全任命官员的原则就一个——忠诚!
只要对洪秀全无脑效忠,哪怕是个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的废物,一样能当大官。
反过来,只要不是对洪秀全无脑效忠的人,哪怕你有诸葛亮一样的才能,也别想捞到任何官职。
这种唯亲不唯才的任命原则,让经历过天京事变后本就人才凋零的太平天国再度遭受重创。
许多只会溜须拍马的官员纷纷上位,各种乱七八糟的措施一拍脑袋就来。
以至于几个月的时间下来,天京城内的情况反而比韦昌辉等人刚死的时候还要更差了。
最后一个,便是争夺兵权。
整个天京城内的所有兵马如今都被洪秀全牢牢控制住了。
石达开哪怕是想要调动一名士兵,都要得到洪秀全的同意。
至于其他各地那些离心离德,听调不听宣的将领,洪秀全就全部丢给石达开来负责。
石达开管住这些人的话,那就是做好了本分。
管不住,那石达开就背锅。
这几个月,石达开表面上是辅政大王,实际上是要兵权没兵权,要人事权没人事权,要黑锅倒是一点不缺。
这如何不让石达开及其幕僚心生不满?
最恶心的是,洪秀全还喜欢搞小动作。
明面上,洪秀全口口声声说什么“天国军政大事皆由翼王出”。
但实际上呢?
石达开认认真真地讨论,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后的烂摊子、各种难题。
洪秀全则派出两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哥哥,天天和石达开吵架。
吵架就算了,洪仁发和洪仁达这两人还没有逻辑!
一个满嘴胡说八道,另外一个只会把黄历挂在嘴边。
两人的宗旨只有一个,石达开赞成的我就反对。
石达开要是不服,来,投票啊。
投一万次也是二比一,就问你石达开能咋地。
如此掣肘下,石达开这几个月在天京城里的表现一个成语就能概括——一事无成。
张遂谋目光闪动了一下,沉凝地开口道:
“翼王殿下,不是张某危言耸听,若局面再这么继续下去的话,恐怕第二次天京之变为期不远了。”
气氛顿时变得凝固。
石达开表情同样也颇为严肃,看着面前的张遂谋道:
“张先生真的这么想?”
张遂谋呼出一口气,用手轻轻敲击着桌案道:
“之前是东王逐步收紧权力,最后一举发动迫使天王承认万岁。”
“如今是天王逐步收紧权力,等所有内部事务都完全解决之后,您这个诸王之中唯一不是洪家人的大王,必然会成为天王的铲除对象!”
石达开的身体明显颤抖起来。
他很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
但理智和几个月前刚刚发生的那件事情告诉他,这是真的!
小主,这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