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任务(1 / 3)

梁璐不知道陆昱晨和他们是怎么解释的。

她和陆昱晨虽然同住过一个屋檐下,可说过的话一个手掌都数的过来。

说不熟算不得撒谎。

上午第一节课是雷打不动的数学,也是下学期最难的函数极限部分。

梁璐提前预习过,所以听着不算吃力。

课间休息时,宋臻把刚才记下有疑问的知识点拿出来请梁璐帮忙解惑,梁璐细心的帮她把每一个步骤都写在纸上。

宋臻听完她的解答,豁然开朗:“要是老班平时讲课也像你这样简洁明了,我数学早迈上新台阶了。”

梁璐笑了笑,没说话。安安静静的坐在座位上把剩余的最后一点英语知识点誊写完。

第二节课余休息时间,她拿着册子去了教师办公室打算还给英语老师。

英语老师看到她把册子拿来还给她,惊讶的说:“这么快就看完了?”

“嗯。”梁璐乖巧的点了点头。

英语老师低头看了眼手中一指厚的册子,蹙了蹙眉:“你基础弱,想提高成绩总得有个过程,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细嚼慢咽,走马观花是不行的。”

“我知道的老师,我只是想您可能要用到册子,所以就把册子先抄了一遍,留下来慢慢看。”

“全部抄了一遍?”

英语老师不可置信的看向她。

梁璐低头抿了抿唇,对于老师有种与生俱来的敬畏。

“嗯,我速度比较快。”

“……”

高中课程安排紧凑,如此短的时间把那么厚的笔记从头到尾誊写一遍,除非把课间休息时间都利用上。

蒋姝留过学,受过西方教育,对国内初高中一味追求成绩至上的教育理念颇有看法。

惊愕之余,蒋姝再次开口:“学习固然是你们这个年纪最重要的事情,但不是全部,任何时候,身体健康都是第一位的,要懂得劳逸结合明白吗?”

“我明白的。”

梁璐小声说,心里却不这么认为,像她这样家境贫寒,毫无背景的女孩,除了努力读书这条出路,她不知道还有什么捷径改变窘境。

中午在食堂吃完饭,宋臻因为来例假肚子疼,就说去超市买暖宝宝。

梁璐以前在镇上读书时,听班里的女同学也说起过这个东西,只是那时候她只一心想着能不能上学的事,并未放在心上。

“管用吗?”她认真的问,眼睛清澈的没有一丝杂质。

这两天的相处,宋臻对梁璐的这种问题已经不会觉的奇怪,也不会因为从小生活条件比她好,见识比她广,而多出一丝优越感。

“管用,贴上一会儿肚子就热了,比痛经宝好用。对了,你平时会痛经吗?”

“会的。”

梁璐点点头,她很小时就跟着大人干力气活,上山打工,下地插秧。

刚来例假时十三岁,三四月的天气,她穿一双水鞋在水稻田里怔怔泡了一天,从那时起就落下了痛经的毛病。

“那你痛经时怎么办?”

“不怎么办,就……疼着。”梁璐平淡的说着,就像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一样。

过了会儿,她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说:“膝盖疼,也能用这个吗?”

“应该可以吧,反正它就是能发热,从而加速血液流通的,怎么了?”

梁璐摇了摇:“没什么,就是爷爷常年膝盖疼,我想,等放假回家时给爷爷带一些。”

“嗯。”

两个人边逛边聊,也许刚才提到了爷爷,梁璐忽然有点想爷爷了,于是便问宋臻,“哪里可以打电话?”

家里有只只能接打电话的老年机,是镇长送给爷爷的,爷爷原本想让她带着。说出门在外有个手机用的上。

她争论许久,说自己可以找公共电话打,反倒是爷爷腿脚不方便,万一有事用得到手机,爷爷才勉强同意将手机留在家里。

“你是说公共电话吗?”宋臻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已经很久没见到过了,现在很少有人用那个打了。你要打电话可以用我的。”她说着将电话递出去。

梁璐犹豫了片刻,直到宋臻把手机硬塞到她手里,梁璐才迟疑的拨了串号码。

电话刚一接通,就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一声比一声高。

梁璐心里揪着,开口时嗓音都在颤抖。

“我是璐璐,你感冒了?”

“没有,抽烟落下的老毛病。”

听出她的声音,爷爷立刻否认道,“你怎么样?到了新学校,跟得上吗?”

“跟得上,你少抽点烟。”梁璐又担心又责怪的说。

“晓的了,你好好学习,不要惦记家里。”

梁璐小声应着,又说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宋臻听不太懂她说的方言,但是最后一句,她或多或少听懂了。

“我用同学手机,不好说太多,你自己要多注意身体。”

接过手机后,宋臻说:“我话费套餐是包月的,每个月打不打电话都要一样的月租费,我家就是江城的,平时打电话少,与其浪费不如给你用,所以下次打电话,你可以不用担心话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