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奔走呼吁(1 / 3)

总有人要为一战负责,前世承受这个代价的是同盟国,德国背上巨额战争赔款,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帝国解体,保加利亚割地赔款……

这并不是东非想要看到的结果,但是目前来看,同盟国想要快速取胜的希望也比较渺茫,就像前世俄乌战争一样,如今一战已经彻底变成了消耗战,不可能因为某一个国家的加入就马上结束。

关键问题还是因为美国,除非东非能够有参战后,必然短时间战胜美国的能力,否则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战争就不可能短时间结束,东非可不想打上好几年的仗。

而现在,如果能够促成停战,结果又不一样,欧洲又继续维持脆弱的平衡,东非不需要承担战争的风险,美国的投入也将打水漂。

东非和美国不同,美国对欧洲投入了大量财力,尤其是贷款方面荤素不忌,而东非虽然也从欧洲赚了不少,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本身用于了偿还战前的巨额贷款,一直到1916年以后,才真正从欧洲贸易中获益。

所以,此时停战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是输家,这反而对东非最有利,同时东非政府也考虑到战后的清算问题,这个黑锅丢给犹太人正合适。

毕竟,从历史经验来看,欧洲在中世纪和近代,各国面临财政危机时,都喜欢拿商人开刀,而在欧洲犹太人在一定程度上和商业划等号,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欧洲就掀起一股反犹浪潮。

东非的做法,应该算是复刻欧洲传统做法,将各国矛盾转移到特定群体上来。

1919年2月。

东非驻欧洲各国外交使馆开始发力,这种政府层面的的交流,东非自然大谈和平,不谈其他,但是言辞中带着刻意引导。

资本集团,尤其是各国间资本的争端是一战的根源,毕竟这轮战争本身就是资本主义分赃不均引发的,而犹太资本控制欧洲的大部分商业活动,同时一直都是欧美比较强大的资本团体势力。

当然,简单把所有罪责归于犹太资本显然不正确,毕竟欧洲旧贵族,官僚和本土资本家也干净不到哪去。

柏林。

“和谈,停战!”普鲁士皇宫里,威廉二世仿佛被气笑了:“柯贝林大使,你们的想法简直就是儿戏,德国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一百多万将士的性命,如果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你让我如何和全体国民交代?”

柯贝林大使对着已经魔怔的威廉二世说道:“陛下,你们已经被战争冲昏了头脑,就像两个醉酒的酒鬼,因为冲突而引发争执,最终大打出手,完全丧失了理性。”

“这个时候,就算打死另外一个人,结局也不会像你们所预想的那样发展,这场战争发展到今天,欧洲注定不会有赢家。”

德国在一战中本来就是赌徒,所以柯贝林认为德国政府所有人都被战争冲昏了头脑,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魔怔状态完全就是客观描述。

威廉二世满是怨气的说道:“柯贝林大使,你说的不错,因为你们东非确实成为了最大赢家,光是从战争中赚到的钞票,就足以让东非的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但是我必须要为德国人民的未来负责。”

柯贝林大使解释道:“当然,我十分理解陛下您所承担的责任,整个德国二十二个邦国,三个自由市,一个直辖领地的命运都掌握在您的手中。”

“同时,在您的带领下,实现了经济领域的腾飞,工业和军事空前强大,并且建设了世界第一强大的陆军和世界第二强大的海军,所以我可以理解你想带领德国更进一步,达到这个国家所从未抵达的高度和荣誉……”

柯贝林并不着急反驳和否定威廉二世,反而是对威廉二世的功绩进行了大肆吹捧,毕竟东非外交部门对威廉二世的心理还是十分了解的。

威廉二世是一个比较自卑和自负的人,希望得到世人,尤其是德国民众的肯定,但是思想也极其固执,所以柯贝林投其所好,先把威廉二世夸上天去。

而在柯贝林喋喋不休,且如数家珍的罗列威廉二世所创造的丰功伟业的时候,威廉二世本人都被吹嘘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毕竟柯贝林说的也都是事实,如果在一战前,威廉二世给德国民众的印象确实是一位有为的君主。

这也让威廉二世在潜意识里相信了柯贝林的话,也让他的气消了大半,但他还是面色冷峻的说道:“好了,柯贝林大使,吹捧的话就不要多说了,我想你应该知道,如今德国所面临的困境,如果你们东非真心想要帮助我们的话,那就加入我们,只要东非加入同盟国,那协约国距离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我本人也可以许诺,在战后给予东非巨大的利益,共同瓜分世界的权柄。”

眼见威廉二世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甚至反客为主,邀请东非加入战争。

柯贝林这个时候才开始和威廉二世说道:“陛下,虽然你的提议十分诱人,但是我并不认为将战争继续下去对德国是一个好主意,即便德国的高层们能够团结一致,可德国的军民恐怕也支撑不下了。”

“不知道,陛下,您对如今的俄国怎么看?”柯贝林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向威廉二世说起了俄国。

威廉二世完全不知道柯贝林